婚姻育儿陈老师谈教育忘忧社

越鼓励成绩越差?高中班主任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有效的鼓励方式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11人  宁木华

“鼓励”教育观察案例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经常接待一些来访的家长。无论孩子是成绩好坏,很多家长临走时,总是习惯性的说:“我家孩子心理比较脆弱,还请老师多鼓励鼓励”。

另一方面,看到某些家长不断的给孩子施压,也会通过电话或者面谈的方式,劝家长多鼓励少施压。

上述两类家长,在“鼓励”教育方面呈相反的态度。一类是多鼓励,一类是不鼓励。然而,从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观察来看,一直生活在家长“鼓励”教育下的孩子,和被老师要求“鼓励”的孩子,并没有看到应该有的效果。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家长不会鼓励。不正确的鼓励,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相反,会摧毁孩子的价值感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其著作《正面管教》里关于“鼓励”教育的诠释,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鼓励的本质

有人会说,鼓励还不简单吗?说实话,真的不简单。举个例子:

孩子在家里画了一幅画,兴冲冲的拿给你看。你觉得孩子很棒,你会怎么说呢?

A回答:孩子,你真棒!我为你感到骄傲!

B回答:孩子,你的画好美,尤其是那些色彩,搭配的真和谐!

孩子考试考了95分,满分100分,你会怎么说?

A回答:你考了95分啊!妈妈真高兴!

B回答:你考了95分啊,真不错,这段时间你的努力获得回报啦!

我们在生活中,会不会经常采取第一种回答?其实这些看似鼓励的话,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鼓励方式,并且正在摧毁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第一类的回答听多了的后果是什么呢?

第一个场景中,孩子可能下次不会再想去画另一幅画了,因为这幅画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在孩子看来,再画另一幅,可能会冒着失去赞扬的风险,从而不再想去执笔。另外一方面,这类评价会摧毁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因为这类评价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孩子们将会为他人而改变,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依赖他人的坏习惯,当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时,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而B类的回答指向的不是人,而是具体的行为,因而也就指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孩子听到父母说颜色搭配的好看,慢慢的学会自省:那我画下一幅画的时候,我该选择什么颜色好呢?我除了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我还需要注意什么呢?考试得了95分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因此下一个阶段将会更加努力,并且慢慢变成一个自信、自立的人。

梳理上面的案例,我们发现,鼓励需要注意:

指向:具体的行为而非做事的人

认可:改进而非完美

内容:承认对方的成就和努力的责任感

句式:自我指向的句子,而非评价式的句子。

目的:理解而非要求孩子遵从

鼓励的内容

鼓励自我评价

作为家长,有时候把孩子预设的太过脆弱和幼稚。其实,孩子的自省能力和改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因此,当我们把孩子看成一个能够独立承担起责任的人时,我们会欣喜的发现,很多问题,孩子自己就能够独立解决。

举个例子,当孩子拿了一份成绩不太理想的试卷,垂头丧气的找家长签字。这个时候,你很想鼓励鼓励他,你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把试卷摊开,不要关注于分数,不要先入为主的评价,尝试提问,可能会有下面的对话:

父母:这次的考试,看来你觉得不太理想,我们先把分数放在一边,看看这份试卷好吗?

父母:你选择题部分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大题貌似不是很理想?

孩子:恩,选择题都是基础题,大题后面几道题都做不出来了。

父母:但是你大题的第一小问也都答对了。

孩子:恩,那些都是基础题,但是综合解题就不会了。

父母:那说明你基础学得还是挺扎实的,综合题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孩子:我想想看,这个阶段学得是代数,但综合题涉及了几何,这部分我学得不扎实,下一步,我应该提高计算能力,还得抽空把几何看一看。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着眼于孩子的优点,如果我们问孩子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他们通常自己就能知道,并且定好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这比直接批评要好得多,因为我们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鼓励弥补行为

有一年带班主任,班里的一个孩子很调皮,踢球的时候,把操场看台的强化玻璃踢碎了。在确认没有人受伤之后,我找他谈了一下。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并没有让他写检讨,我问他,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委托自己的父亲,换一块强化玻璃,重新安装。后来,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偷偷违背体育老师的话,在看台底下踢球,而是在操场草坪上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并且正常情况,都是正确的行为多,错误的行为少。只要我们能够鼓励弥补行为,强化正面发展方向,就能够减少错误行为的发生。上面的例子,让孩子有了自己改正和弥补的行为,也是一种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的教育方式。

鼓励的要求

掌握最佳时机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掌握时机,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不要和正在哭泣和发怒的孩子讲道理,需要等他冷静下来。不仅是小孩,大人也是这样,处于情绪中的人,是无法听进去别人的建议、批评或者鼓励的。所以,如果孩子正处于伤心难过,情绪波动,不妨先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帮他控制住情绪,当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去鼓励他。

学会等待

任何教育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当然有这样的情况,当问题比较简单的时候,鼓励的效果可能会非常明显。但是,当问题比较复杂,就好像生病了打针,必须等药物经过血液遍布全身,并且和细胞产生反应的时候,才会逐渐显现出效果。所以,简·尼尔森提醒我们:

当我们改变我们的行为时,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相信这一变化。

所以,请等待,并且在等待中观察。

创造恰当的环境

有句古话说:关起门来打孩子。这句话其实非常有道理。只不过,我们现在说的是,关起门来鼓励孩子。因为鼓励是一种教育方式,其本质还是一种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一些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来探讨行为或者问题背后的成因。有时候,我们把鼓励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其实是增添了孩子的负担。举个例子,马上要过年了,亲戚们拜年的时候询问了孩子的成绩,并且鼓励了孩子。在这种场合,孩子们会认为这是鼓励吗?会喜欢这种鼓励吗?孩子们往往会这种鼓励当成是一种宽慰,更觉得是一种压力。

最重要的,鼓励需要彼此尊重:家长需要信任自己和孩子,并且承担起问题里父母和孩子各自的责任。

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打骂惩罚会起作用,但这并非长久之计,相反的,鼓励教育却可以在恰当的时候,终生适用。最后,让我们来复习一下,要注意鼓励的本质,鼓励的方式和鼓励的场合。要讲孩子看成社会中的一员,予以充分的尊重。这样,不但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也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值得我们一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