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路图
文/5324 悠呦鱼
图/来自网络小时候读书,目的就是为了考试,除了读学校发的课本,没有其他课外书,似乎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特别讲求要进行课外阅读。我们那个小地方,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爸爸妈妈也很少给我买书,所以自己对书的渴望是迫切的。
只记得每次要到城市去,都会缠着爸爸去新华书店逛逛,不是为买书,就喜欢那个看书的氛围,坐在那里看看书,都会特别心满意足。曾经有一个念头,希望长大后能开一家书店,属于自己的书店,装满我想看的所有书。
初中时为了写好作文,发现多读别人写的文章,自己就能把作文写好。记得那时只要遇到作文考试,在考试之前几天,我会抱着“意林”“青年文摘”之类的书突击地看,总希望自己能记下几个故事,然后在作文考试的时候能“下笔如神”。后来居然还神奇的得过作文三等奖。那时,正是“新概念作文”流行的时候,蒋方舟,韩寒那个时候都是我们崇拜的对象,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所以当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新概念作品集”时,被当时的我视作珍宝,整个初中都是读那一套课外书度过的。
高中时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读课外书的机会就更少了。然而在高压的学习下,更需要轻松一些的书籍来降压。那时居然迷上小说了。想想,应该是当时“还珠格格”电视剧刚刚开始火的时候,爸妈不让看电视,有一天发现学校旁的小书屋里面居然有“还珠格格”小说集租看。记得当时我把第二天零花钱省下来了,租了一本还珠格格小说,然后晚上躲被窝里面偷偷看。居然就这样把整套小说读完了,发现小说比电视剧还精彩。不过后来一次月度调考考砸了,被妈妈发现了“秘密”,至此就跟小说绝缘了。
大学时光是快活美好的,因为学校有个超大的图书馆,那是我大学时最喜欢的地方。那时读书基本不受限制,看到喜欢就借出来看看,文学类看得最多,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感性的,喜欢读各种故事,读张小娴、安妮宝贝的书比较多,后来又喜欢上了张爱玲和三毛的作品,但是对世界文学名著自己却读不进去。现在想来,那时杂杂地读书,收获并不大,仅仅被一些凄美的故事所感动,没有对自己学业甚至个人能力成长有所帮助,算是自嗨了一个大学时期。
工作后,读书就越来越少了,甚至觉得已经过了读书时期,不用特地去读书了。但是每每走到书店,还是会进去转转,翻翻展示区的书籍。当工作压力变大时,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眼界都变小变窄了,越来越发现自己更多的无知之处。这时,突然发现现在这个时候更应该读书。然而,想法是有了,但是行动力却跟不上,所以,为了鞭策自己能好好读书,读读能提升个人能力和格局的书,所以我加入了读书营,不再给自己任何借口,既然选择读书营,就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精进自己。
让读书成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不再彷徨,不再自我设限,通过读书把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世界,就缺一位好好读书的我,把书读起来,更要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