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艺术鉴赏---张雄钧
張雄钧,男,1945年12月生,广东广州人,现为中国国际书画家協会理事,国际书画名家交流展委员会副主席,江苏南京长江书画家協会副主席,许昌翰墨书画院艺术顧问,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硬筆),中国书法网VIP会员,画聖吳道子艺术館名誉館长,中国书画艺术創作中心研究员,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书画家(办理中)。青少年时习麦华三书法,吳昌硕篆刻。至晚年於2009年改习历代书法,(六体),兼国画,篆刻同步发展。为提高学习效率赢取时间,对传统艺术進行了探索与变革,主要是提高模仿能力,復制能力,創意能力的自我训练。至2012年取得成効,从原有的传统临模古贴多半为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能力提高至九十以上,(目测),可隨意復制各种尺寸的经典名作。在全国赛,国际赛获一等獎,金獎,特等獎等约三十几次。入编及应邀出版典籍五十余部。2013年被书画市场报评为最具发展潛力的十大书法家,获评2015年当代中外文学艺术百杰,作品在限量版郵册,.郵政纪念版,电话卡全国发行,2016年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英人物,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2017年当代领軍人物,全国诗书画先进人物,中华百家姓张姓古今名人,作品由中国集郵文化中心征集主题郵票全国发行,2018年在湖南等地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活动中,评为中国十大红色书画名家,并集结成书在年底出版。
作品鉴赏:
编辑:文化自信 审核:赵金辉
(张雄钧·文)为復兴中华文化艺术而努力!书写王羲之兰亭序是作为捡阌自己能力到达某种程度的方法。参照前人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摹夲,及近耒书画微报发出的兰亭序高清版,设想原貌,以临帖一筆书里写法还原王羲之书法的艺术风采。兰亭序沒有真迹可寻,留存下来的只有摹本和石刻本。东晋王羲之写下了兰亭序手稿距今近一千七百年历史,历代书家都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去学习它,但真正写得好的人不多。兰亭十三跋.相传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於天然,故古人以为师。梁武帝评其书势雄强,如龙跳天門,虎卧鳯阁。书法是一門复习的艺术,要经过长期的磨砺。由古到今不少人临池不断,有的为临摹古人的一本字帖,或跟某某名家学习就花去了一二十年时间,甚至终生。其精神可嘉。但从另一侧面看,怱略了观察力和意识的提高。按传统方法去学习,能学得六成左右的成绩已经很不錯。前些时后看到某报刊的报道.对于学书人的包容度自古有之,百分之六十,其实是一个误区,主要是缺乏向上进取的精神。试问如果你对某种帖都学了几成,而精髓部份又学不到,你有多少艺术资本去搞創作呢?中国文化艺术是一个整体,当你学习到某种艺术都会触类旁通,努力提高临帖的精确度,等于观察力,意识,学习速度都提高了。要学好书法,只临不摹,注重观察力和腕运作用的提高。由古到今学书人的临帖能力都在六成左右,究竟六成到了怎样的程度?举例说明:历史上三位兰亭序的临摹者是有幸见过王羲之真迹的顶尖高手,唐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在闪入眼球的一瞬间,无论字型,点画,章法佈局都差不多,要分出高下只能从每个字的结构,点画,筆画的运轉方向,章法佈局,气质去衡量。馮承素的双鈞填墨点画精美,保留了作品的原貌,假设给九十分,虞世南逊色於馮承素,但书写飘逸,给七十五分,褚遂良逊色於虞世南给六十五分左右。后两位都有字型不稳及筆画运轉错误,沒有气的感觉,由於后两位都是有名的书家,应保留点情面,其实差得远。大概历史上也是这样认为。前人说王羲之最反对一筆画中平拖直过,筆画起伏顿挫,如錐划沙。由於馮承素的临蓁是用双鈎填墨法,经廓填后筆画容易溢出介外,填得不好变成墨猪筆画设有輊重浓淡之分,与原作有距离。我沒有看到馮承素临兰亭序的真迹,只能从三人的摹夲及下載的高清版进行校对分析。不同的是:他们用双鈞填墨,而我是用临的一筆书写法,还原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风采。临帖固然难於摹帖,作品越大越难书写。但对於临帖熟练的书家,无论用那种方法,作品有多大效果出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