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里的至仁至空
电影《妖猫传》,每一个灵魂终于找到了自我。这里的仁,是对他人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最高境界;这里的空,是对自己的空,是佛家学说的最高领悟。
这部影片中的贵妃之美,是权贵和盛世的代表,她的美不仅是三千宠爱于一身,更是万事瞻仰,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她既是玄宗的爱人,也是大唐盛世的印画,她在秋千上荡漾于众目之上,展示的是史官笔下一个开放繁华众国参拜的朝代。玄宗需要贵妃、盛世需要贵妃、文人骚客也需要贵妃,他们的的种种思绪似乎只能存在于这个女人的一颦一簇里。不可一世的人,也逃不过无法掌控自己生死命运的绝望,她明白自己只是盛世的象征,而非深闺黄花,她知道即便是在玄宗面前,阿部也曾想冒死表明心意,但在安史之乱盛世灭亡的危机下,自己始终要做该做的棋子。大家都依然喜欢她,没有人再敢爱她,陨落的时候,注定万人来驻足,或心痛,或冷漠。这大概是一种对爱绝望的痛吧。贵妃临终前交与玄宗信物,以示真情,她活在爱里,想让自己走的时候也在爱里。
沉迷于幻象的人们,皆为看客又想深入其中。李白一首诗,作给的不是贵妃,不为权贵和美人,而是他自己。他醉酒吟诗眼中饱泪,这首《清平调·其一》原诗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高力士要求他写的贵妃,历史上的确也有李白在翰林院之时,玄宗命其为玉环作诗,虽然真实的历史上他并非一个不畏权贵之人,也不妨碍他有一颗清高的心。他说他写的不是贵妃。不是谁。的确谁也不是,也许是他醉酒想起的某一位女子,这是他的文人追求。我们知道,写出真挚爱情的诗人反而可能是渣男,写出热血勇敢作品的作家反而可能是胆小鬼。艺术和真实是存在差异的,李白写诗的时候可能只是想用最好的词句,最华丽的想象做出一首好诗,为的是艺术追求,而不是任何一个美人。这个追求不为任何人,而是为自己而已。即便传唱千年,也是为己,所以便有空海说到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为己之意,这一点便高于李白。
猫妖最后也终于放下为空。它吃掉人眼珠,杀掉陷害贵妃的人,引得乐天和空海调查贵妃之死的真相。而历史总是惨痛,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它眼睁睁看到世人深爱她时,恨不得将天下都给她。为求自保时,又每个人都来插她一刀,亵渎她的魂灵。贵妃的死,并不是一人所为,她是被爱她的那些人杀死的。所以它心痛,怨恨,因感恩而自责,终于在丹龙为他多年保存肉体之后,白鹤再次飞天,接受了贵妃已经死去的事实,放过自己,离世空空。
白居易要写《长恨歌》,它更多的是炽热的文人情怀,疯狂的对爱情的向往、歌颂和痴迷,以致于贵妃死了三十年,世人都已经忘却了,而唯独白居易还记得。这是一种文艺创作者对创作主题和对象的不能自已的疯狂与深陷。最后挣扎于真相和梦想之间,他选择了一字不改,并说出“《长恨歌》不是我写的,是丹龙。”是他想把丹龙的守护、玄宗的宠爱、贵妃的奢美以及万事的敬仰,留在这个凄美的故事里。真相变得无所谓,诗人,找到了诗人的“仁”和“空”。
空海是空门高人,丹龙更是。空海苦苦寻求的无上密到底是什么?彼时的大唐,万邦来朝,如空海这样的留学僧怀着一颗虔诚向佛之心,置生死于度外浮舟渡海求学,堪比玄奘踏破沙海,西天取经的壮举,果落在了街边幻术艺人之处。这位空海和尚在历史人确有其人,写一手好字,访唐回东瀛发扬佛法,并将茶种带回倭国,传播了茶文化,所以猫妖也问空海,来了大唐便知大唐茶道?空海知心幻、辨心幻、而后空,在整个故事里置身其中又清醒在外,他是否找到了不会痛苦的秘密?大概那就是放下执念,四大皆空吧。
是爱,是恨,是真,是假,都不重要,它不过是人们心中的“幻术”,是虚妄的执念。人猫一身,权情一逝,长恨皆幻,至仁至空。
空海:你不是害怕诗是假的吗?
白居易:可情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