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可以倾诉--不过是想写一写而已
不对抗,这句话我已经反反复复的去查阅,可还是不太懂它的意思。
索性不管了,按着原来的思路向前迈进。
当感到轻松的时候,我开始写作,试着把轻松的融入文字里,融入思想里,融入故事里,带给读者,也带给自己。
也许写作,很难;也许很容易。
我只不过是想写而已,一句、两句、四五句……
每一句都是一种思想的流淌,都是和自己“患难与共的兄弟”同行同欢乐,过程中充斥着纠结、迷茫、思考、斗争、和美好,写下的每一篇文章,对于别人可能没有用,对于自己就是千金,就是良药。
我还曾幻想着,写作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舒缓焦虑,探究抑郁,以及协助治疗其他心身疾病的良药。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当我们不开心了,我们可以去找朋友,可是并不是每个朋友都能保证有时间;有时间的也并不会有空间让你吐露心声。
朋友是分很多种的,有的朋友你只能和他分享喜悦;有的朋友你说了他也不会懂;当然有的朋友,你说了他也未必愿意去听。
亲人也可以是倾诉的对象。
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陪伴着我们长大的这些人,很多都自认为他们百分百了解我们,实者正是他们的这种认知,捂住了我们想去倾述的口。所以,在中国无论是成长的困惑,还是职业的烦恼,找家里人倾诉的只有一小部分。
这几年,心理咨询在特大型城市好像还比较流行。据听说咨询师的能力良莠不齐,有的就是拿你来练练手,不练手的又非常贵,便宜的又很难解决你的问题;还有的咨询师跟你不匹配。等你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咨询师的时候,我想要么你已经自己想通了,要么你已经病入膏肓了。当然,真的到了疾病的程度,还是需要到三甲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接受心理治疗,切记心理咨询不等同心理治疗。
写着写着,怎么聊上心理咨询了,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写作可以作为疏导情绪的一个工具而已。不过还好,聊什么不重要,只要想聊,都是一种写作。还是那句话,凡是让我感受轻松的话题,都可以写,都符合我写作的初衷。
走神后的自我合理化,让我再次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仿佛没有什么不可以写。
无论你的人生处在什么阶段,文字可能都可成为你“人生的伴侣”,成为你无话不谈的“心理咨询师”;它或许不会让你大富大贵,却可以让你日久弥新;或许不会让你立刻大彻大悟,却可让你实时感受生活的真切与美好。
写一写,试一试。
美好如你,幸福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