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分舵第十九期训练营

19期3组+文杰+第三周第二次作业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11人  思维模型组合

【主题】:行动力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时间的格局》第三部分第一节

【R:阅读原文】

A在他人眼中是一位重度拖延症,做什么事情都磨磨叽叽。宿舍里最早喊着去洗漱的是她,结果,舍友们都洗漱完上床睡觉了,她还没有开始行动。即使要去面试,明明要迟到了,在一旁等着和她一起去面试的朋友早已催了她无数遍,她还是不紧不慢。说好要看的书,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动静。兴致勃勃地报名了很多活动,活动结束后,又过回原来的生活……

B在他人眼中是一位行动达人,她持续每日写作800多天,组织写作训练营,超过1000人参加。在一月初写下要以力所能及的力量传播传统文化的心愿,10天之内就行动起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织了线上《论语》学习兴趣小组。1月26日,看了《30天写小说》的书,在2月就组织了线上“30天写小说”活动,不仅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本10万字的小说,还带领20多位从未写过小说的小伙伴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

其实,A和B都是我,A是从前的我,B是现在的我,我从重度拖延症转身成为行动达人。发生这个华丽的转变,是缘于一个神奇的公式,这个公式给我的生活带来正向的改变,让我的生命出现更多可能性。

将我从重度拖延症改变成行动达人的公式叫作POA行动力公式。POA是Power of Action的缩写。这个公式其实很简单:行动力=(P×A)/O=(伙伴×方法)/目标。

当你有一个目标(O),这个目标就会吸引来志同道合的小伙伴(P),每个小伙伴可以带来相应的资源、方法、技能(A),由这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的团队,就会产生强大的能量。

用一句话来概括POA行动力公式就是:志同道合贼有效。

我们说到行动力时,常常觉得是一个无法计算的值,只能模糊的去感觉,这个人的行动力很强,那个人的行动力很弱。其实,行动力也是可以用数值来评估的。

如果一个团队只有唯一的目标(O),团队有10个小伙伴(P),每个小伙伴可以带来2种资源(A)。用行动力公式计算,这个团队的行动力=10×20/1=200。如果这个团队的目标没有统一,有两个目标,那团队的行动力=10×20/2=100。对于个人的行动力计算也是类似。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POA行动力。行动力=(P×A)/O=(伙伴×方法)/目标。P是partner伙伴,A是Acceleration加速度,我称之为方法,O是objective目标

why:我们是否有这样一些情况,年初制定了各种计划。年末却好多计划仅仅是计划。计划做的非常详细,具体。然而缺少实际行动。如何提高行动力?

How:

第一步,确定一个目标。当我们把目标确定了,努力的方向也就确定了。

第二步,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向着目标努力。

第三步,志同道合的朋友带来不同的方法和资源,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历:今年制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读100本书,现在基本已经完成。从最开始的熊猫书院打卡,一周读一本书,总共40本。慢慢养成读书习惯,用其它时间读了剩余的60本书。

反思:虽然目标完成了,但是缺少相应的小伙伴一起。如果重新来一次,我将邀请有共同目标的小伙伴一起来完成任务。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方法,学会更多的读书技巧。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明年计划完成100个思维模型学习,运用POA行动力,邀请至少10个有共同目标小伙伴组建社群,分享不同学习模型的方法,一起完成思维模型的学习。

行动:首先确定目标为100个思维模型学习。其次,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个小伙伴学习不同的模型,进行汇总。最后分享不同的学习思维模型的方法,一起完成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