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散文

春天的故事

2023-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文一川

第一时间我并没有看到bobby在家族群里所发的视频,他发时候我正在学校门口等大姐姐放学。虽说已是春天,但寒峭的空气中丝丝凄冷仍然恋恋不舍的离开。还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确实没地可去,就独自窝在驾驶室里玩着网游掼蛋。待我回到家已过晚上十点,才发现小家伙的视频,与其说是在争取我的监督,不如说是为他自己加油表个态。视频里说他们班级有的小薇比他厉害,语数外的期终考试都考了100分,这次没比过小薇,但他很不服气,想让大姐姐来作证,下次一定超过小薇同学,也想请我这位大伯伯监督他来着。

不仅是远在广州的bobby他们小学,苏州这边的小学,也是这几天放成绩的。上午十点多我还在开会时,也收到了“班小二”发出的短信,成绩出来了。看到小宝的数学拉下来好多,便点开家长群,想去了解下其他的同学考的如何?老师给解释说,这张卷子数学满分的同学有10人,95分以上的有27人,85分一下的就3人...,看到这个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前段时间被老师在群里表扬,说小宝有很大进步的喜悦也随风而去了,再怎么着,我也没想通,小宝的成绩怎么排在了倒数,会不会是答题卡涂错了?或者说后面的大题给漏掉了?

整一个下午我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致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虽当着小宝的面我从不说,但我手机公众号里除了关注了羽协之外,其他的都是关于小宝教育的APP,有育儿经,有专家说,有各种各样的大咖现身说教,还有各种适合青少年的才艺培训课.......等等,品种繁多,仔细数数至少也有大几个十个之多。结果小宝给考了个前三名,只不过是倒数。

尽管我很清楚,这世间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求而不得,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我甚至怀疑我小时候是不是也和小宝一样一样的。但从我记事起,我老爸就从来都不关心我的学习,他天天累死累活的四处讨生活,为了能养活我们一大家人,确实也没太多的精力来顾及我,至于成绩是好是坏他从来不过问的。老妈倒是在我面前经常示弱,本来她是我们家里学历最高的,却动不动就让我来帮忙,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让我算账记账,跟着她走街串巷卖豆腐换钱了。

看来原因在我,可能是我把小宝盯的太紧了,便没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有的学习一个劲的只是为了应付我而学。

上周学校恢复了延时班,我的下班时间正好能赶上。每次把车停在南门靠西的停车场,估摸着也就等十多分钟,不一会就看见小宝像只小鸟一样出了校门往外跑。我们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一晃五年了,彼此的默契度超级高。我忙走上前,顺手拎过小宝的书包,死沉死沉的,比我的电脑包要重的多,不像我小时候,小学里只教两门课,语文和数学。我摸了摸小宝的脑袋,一前一后便走向我们的车。我脑袋里想着该如何张口和他聊聊数学,小宝可能也清楚我知道了数学的分数,就拉我一个身位慢腾腾的不像以前活泼,情绪上显得有一点低落,我们俩都出奇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回去的路上,车载蓝牙联通了手机,车里播放着小宝的歌单,都是英文版的曲调,我听了至少有三年了,没换过,但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从后视镜里我瞅了瞅小宝,不像之前那般慵懒的躺在后排座,而是很拘谨的坐着,两手放在膝盖,双脚并拢,耷拉着脑袋不愿抬头。我忍了忍强行咽下了满肚的数学问号,突然想到了小文向我的征稿,于是就深吸了一口气,尽可能控制着心绪,让我自己也感觉到轻描淡写很随意的问道:小宝,我出差前请你和小超帮忙的事情,有完成了吗?我这个周六要上交呐。小宝抬起头,满脸歉意地回我,给忘了。我故作惊讶,稍转向头看了他一眼说,主题是寻找春天,明天你们俩上奥数课,到时候千万别再忘告诉小超,一篇文章而已,对你们来说不是事儿的。小宝嗯了一声算作了回答,就再也不愿多说了。我把手机递给小宝,请他选首柯南的插曲来听,并调大了些音量,便抛下一切专心致志的开车了。

以前,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才变老的。实际上还真不是,人长大只不过是在一瞬间。这句话突然很适合小宝。前进路上车水马龙,尤其是在冷风细雨的傍晚,春寒侵到骨子里了,小宝选好递给我手机,小家伙的手是冰凉冰凉的,我把车里外套递给他,顺手把温度升到22度。小宝一边披上衣服,一边小声对我说:老爸,我这次考试数学考砸了。后面的一大题我会做的,但被我改错了。前面有两道选择题,不是我马虎,是我腾错地了...。

我车速放慢了些,以便把小宝的每个字都听的很仔细,一时间呆呆地走了神。见我没有任何反应,小宝忙抬头看了看我,我晃过神来,故作一脸不在意说,没啥大不了,做错的题,我们下次不要再犯错就行了。

坐着电脑前写这写文字的时候,旁边的小宝睡的正香,眉头却皱着,小家伙也有很多烦恼的吧,只不过很快就会被风吹走了。睡前还跟我念叨,他已经上课不讲话了,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课,一遍又一遍的向我说,就怕我记不住似的。应该是我苛求的太多,总以结果为导向看待小宝的日常学习及生活。

仔细想象,即便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付出都不一定有回报的,坚持也不确保能有好的结果,学习、生意、职场皆是如此。比世人的目光还要可怕的,实际上是自己那颗在意世人目光的心,只不过都不愿承认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