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总有人把自愿搞成强迫

2021-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过河小卒2008
案例回顾:广东茂名,一名学生家长患重病,老师组织捐款,有学生没有捐,一个老师把没捐款的学生拉倒讲台上示众,并且拍照发到微信群。

学校总是打着自愿的名号搞道德绑架,强制捐款。哪里发生灾情了,学校都会发通知要求老师们自愿捐款。这是捐款的第一阶段。后来财务在微信群里给老师们打一声招呼,说下个月工资里会扣多少钱,扣钱的项目就是给某地捐款。这还是自愿吗?并且各个学校的捐款人数,捐款数目,有时候还会像孩子们的成绩一样予以公布,并且量化排名。

都是老师,但是老师和老师的家底儿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是一头沉,有的老师父母年龄大并且还有病。学校的捐款顾不到这些,都是一刀切。

这种一刀切的思维也影响到学校里组织捐款的老师。捐款的初衷是好的。可做老师的不能牺牲学生的尊严去人前落好人啊。现在学生的心理都很脆弱,你把他叫上讲台示众,并且拍张照片发到微信群里。你还让他们活不活呀?孩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付的起责任吗?

我怀疑学校的捐款也是有量化参考的,哪个班人数少捐的多,哪个班人数多捐的少,哪个班不捐的人多。公示上墙的时候就成了一个个老师的面子。案例中的这个老师应该是一个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争胜好强的老师。看到有学生没有捐款,他不会听之任之,他更不会去耐着性子去做劝导工作,他气急败坏,他恨铁不成钢,因为这个孩子落他们班后腿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做出那样粗鲁野蛮的举动。

一个老师的优秀应该首先是师德上过关。动辄就以牺牲摧毁学生的尊严来给自己树立威信的愧为人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