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时间🌍头条炼字之道

为什么现代人写诗很少按格律?

2019-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梧桐树边羽

有朋友问:为什么现代人写诗很少按格律?

这个问题有三个回答。

第一,现在写诗的人按格律的不少,而且还越来越多。这是汉字艺术感的自然召唤,也是中文诗歌创作者到达一定年龄,有了一定阅历之后的自然选择。

第二,诗包含按格律写和不按格律写的两种,之间互相并不冲突。最主要的是看他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即便是在唐朝,是否按格律写诗也并非诗歌的标准,何况在新文化冲突,日新月异的今天。

第三,这个问题源于第二点,因为传统文化的断代,会产生大批认为不按格律写的东西就不是诗的看法的人。其中一部分为了进步学习格律,产生疑问,就像这问提问的朋友。而另一部分抛弃学习,用自由表达来鄙视格律。这两种人又会互相看轻,甚至互相攻击。

这几天头条上有很多文章:“新诗挑战全网格律”、“死守无韵不成诗的是些什么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故意制造矛盾的傻缺行为。

有很多朋友转发并私信问我怎么看。这里一并回复:转发就是上当,根本不要去管。

这种人,要么无知当有趣,要么存心不良。

我不是格律派,但我的回答和文章却是以讲平仄和格律为多,因为问的人多。

其实还是不懂造成的误解。

平仄格律,只是用来方便近体诗创作的一套汉字音韵工具而已。

格律是工具,是帮助我们学习、创作近体格律诗的东西,你不会使用工具,却大吼“这是镣铐”,可不可笑?

你可以选择古体诗,新诗,这就完全不需要遵守格律,你甚至可以唱“英文歌”、“结巴歌”,完全不用管汉字的音律之美,同样可以写出传世之作,为何一定要死揪着你用不到的格律不放?

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受害者心态。我写不出好东西,肯定不是我的原因,得找个东西来背锅,就大家都不太清楚的平仄格律吧,就是这个东西害得我写不出好诗。

真懂格律的人,不拘于格律,李白的歌行体哪一首不是经典。他虽然不喜欢格律,他有没有鄙视格律诗,鄙视杜甫?他在格律之上行云逆风,实则句句合乎音律之美。不知者只看他长短不齐,却不晓得他句内乾坤。

浅薄高下之分,显而易见。

所幸还有很多人在认真求问,认真求知。其实格律也并不难,只是确实于现代生活没有看得到的益处罢了。如果学格律高考能加分,你看看是否还有人不按格律写诗?

艺术不是生存技能。

正因为这种生活必要性的丧失,使得格律成为了少数有追求的人的目标,也成为了一些沉浸在自由散漫的分段散文创作者抵制的借口。

而这些人,是大多数。

所以现在写诗的人很少按格律。

在这里跟点赞评论的朋友说声抱歉。因为个人喜欢简书平台的编辑器功能(随写随存),所以一直在这里压稿,但是除了每天更新一篇之外,并不看简书。而且在这里的更新频率远低于其他平台。原本打算就这么一直更新下去,但是被推送到平台内大号洗我稿的文章,投诉也没有任何反馈。就觉得很没有意思,本来就是出于简书老人的一种那么一丝丝情怀在这里发文,很多老朋友全都走了。现在这种平台做法对我们这些专心写文章的人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很可能某天就不再公开更新了。

在这里和一直在看我这些垃圾文字的朋友说声抱歉,虽然也可能想通了无所谓,继续每天发一篇。但是如果某一天不发了,不代表我没写,只是彻底懒得维护这边罢了。

天涯长远,山水有相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