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淑敏《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有感
01
毕淑敏散文《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这是中午午睡之后阅读的。
这篇文章挺感人的,眼角湿润润的。
但是大白天的,不好意思哭出来。
毕淑敏女士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四川大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由于刚好碰上六一,心想着带点礼物过去,思忖很久,和先生商量, 不知道带什么好?
最后决定带可以录音的毛茸茸的玩具。想着这种玩具暖暖的,加上自己亲自录音,希望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温暖。
引用原文的一段内容:
它们是绒布做成的动物。摸上去,有一种绵软的绒毛感,亲近安稳。想这些孩子,曾在如山的砖瓦水泥砸压下苦等待援,一定怕极了冰冷坚硬。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茸茸质感,该是他们的喜欢。记得我以前看过一则动物实验,说是人们给失去母亲的小猴子两个代用妈妈,一个是塑料做的,一个是棉花做的。其余的部分都一样,都有奶瓶可以喂养小猴子。结果是小猴子们天天围在棉花妈妈周围,不理睬硬邦邦的塑料养母。
这款玩具买了很多个,都是亲自录的音,后来决定重新录一遍,加上各个孩子的名字,这样更有亲切感。
引用原文中的一段内容:
躲到医院的会议室里,把玩偶从精心买的礼品袋里取出来,再次一一为它们录音。
对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玩偶,我说:“XXX小朋友!你好!我也是从四川来的,从此咱们是好朋友!六一节快乐!”
“XXX”,是这个截肢小朋友的名字。
我觉得呼唤一个人的名字,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那是在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表达一份如火如荼的期望。既使是对于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来说,名字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他的精神意识。
02
在此被作家毕淑敏的爱心感动到了。如此心思细腻了,不愧为“大作家”。
她的文字给我感觉就是:很细腻,很亲切,给人力量,十足的温暖。
毕竟她做了军医多年,之后又在做心理医生。
那么,她不是更懂孩子的心理,更懂的人世间人的疾苦与痛苦吗?
毕淑敏发表的散文与写的书,很深受广大男女青年的喜爱,我也不例外。
文学作品有很多,题材有小说,散文及心理学相关的著作。
毕淑敏书籍 某书店截图我忘记读过她什么书了,只记得读过《心灵密码》,散文也略读几篇。
我大概是从读书时代,在课本中读到过她的文字,便深深的爱上了。
喜欢这种不辞辛苦,救死扶伤的精神,喜欢这种智慧通达的女性,把日子活成了一道光,一波波温暖,绽放新时代女性魅力。
不管哪一点都是独立的,经济独立,思想更独立。
觉得现在的时代,这样的作家少之又少吧。
03
谈谈自己的写作,不该有的结尾
再谈自己的写作
想想自己写的文和大作家相比,真的是十万八千里。
当然,我也知道一点,自己的写的文也是具有真情实感的。
但是毛病颇多,书读得少,缺乏写作技巧,写得数量也非常少,反正处于一般般水平,没多大出众之处,但是自己坚持下来,大概也是满腔热血吧。
另外,自己所见过的世面太少了,阅历太少,这也是写作成品缺乏一些东西吧。
因此,我把写作只当成自己的一种爱好。
也许此刻我该庆幸自己还年轻。
因为年轻,我还可以去经历、发现与总结。
有个和我妈妈年龄相近的姐姐,她叫我坚持写下去,说总会有收获的,她也是默默耕耘写作,写了三年还是六年,才有点成果的,成为网络作家,然后出书,之后名气越来越大,认可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好的文章,我的理解是用自己的阅历,加一些自己思想的元素在里面,一些写文技巧,好的表达能力,这些汇集一起,再次创造,也许好的作品都是这样来的。
最后,想对自己说声,“不要计较得失,只管去写,用心去写”,我想这才是来此明智之举。
在这个写作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次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的心灵是富足的,十足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