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伤感文字反思令沉思的鱼

《<资治通鉴>研读》74:汉纪(七)

2024-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河歌者


  《<资治通鉴>研读》74:

              汉纪(七)

汉文帝减轻赋税

公元前168年春三月,朝廷废除关卡检查制度,出行不必携带身份证件。

晁错对汉文帝建议说:“圣王在上,百姓没有忍冻受饥,并非只是靠耕种吃饭,靠织布穿衣,而是能广开生财之道。所以帝尧遭遇九年洪水,商汤遭遇七年旱灾,却没有导致亡国灭种,是因为国家蓄积多并且事先有所准备。现在海内统一,百姓数量并不多于商汤和大禹时期,也没有连续几年的天灾,但蓄积却比不上那时,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土地还有潜力,百姓也有余力,适合生长五谷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山泽湖池之利也没有完全使出,游食的百姓没有返回从事农业。”

“寒冷时选择穿衣,就不管衣服是否轻暖;饥饿时选择食物,就不管食物是否甘美;饥寒加身之时,就不会顾及廉耻。人的本性就是,一天不吃饭就会饥饿,一年不制作衣服就会寒冷。腹中饥饿不能吃饭,皮肤寒冷不能穿衣,就是慈母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子女,君主怎么能让其百姓安定下来呢!圣明君主明白其所以然,所以务必让百姓致力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防备水旱,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百姓是君主在上治理的,百姓的趋利避害,就像是水往低处流淌一样,并不选择特定的方向。”

“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其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在上位的人使用的缘故。它们本身轻小容易携带,便于拿在手中,可以周游海内而不用担心饥寒。现在的大臣轻易背离其主上,而百姓也更容易背井离乡,盗贼们的抢劫反而受到鼓励,那些逃亡的能轻易得到资金。米粟布帛出自于土地,按照时令生长,在市场上聚集,这都不是一天能够形成的;数石的粮食重量,中等气力的不能背负承受,所以不会被奸邪利用,一天得不到食物,那么饥寒就会来临。所以圣明的君主要贵五谷而贱金玉。”

贫富分化与社会动乱

“现在五口之家的农民家庭,他们要服役的不会少于两人,其能耕种的土地不会超过一百亩,一百亩收获不过一百石。农民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烧炭,修建官府,应付徭役;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暑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冻,四时之间没有时间休息。还有民间的迎来送往、吊死问疾、抚养孩子、赡养老人都在其中。农民勤劳辛苦如此,还要面对水旱灾害,急政重税,不定时赋敛,朝令夕改。在官府收取租赋时只好半价出卖粮食,没有的则要贷款付出几倍利息,于是只好出卖田宅和子孙来偿还债务。大的商贾靠贱买贵卖赚取几倍利息,小的商贾则在市场上叫卖,囤积居奇,操控市场价格,每天在都市市场中游走,乘人之急,所卖出的肯定加上几倍。所以男子种地耕耘,女子不养蚕织布,穿衣还要绣上花纹,吃饭必须要有大鱼大肉;他们既没有农民的劳苦,却有种田的收获。这些人凭借其财富,交接王侯,势力超过官吏,因为利益相互倾轧;平时外出千里游玩,冠盖相望,乘豪车驾肥马,穿丝绸曳白缯。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在农民被迫流亡的原因。”

“当今的最急要务,不过是让百姓务农罢了。想要让百姓务农,在于提高米粟价格;提高米粟价格的方法,在于让百姓把米粟作为赏罚。现在,要招募天下人到官府交纳米粟,这样能够拜爵,并且能够免罪。这样一来,富人得到爵位,农民有钱,米粟不再集中在少数人之手。能交纳米粟受爵的,都是手中富余的;取之于有余,以供朝廷使用,那么贫民的赋税就能减少,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政策一出就能使百姓得利。这事顺合民心,所补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主上使用充足,二是百姓赋税减少,三是劝勉农民耕种。现在的命令,百姓拥有车骑马一匹的,免除三人的徭役。战马车骑是天下的武装装备,所以要免服兵役或免纳算赋。神农氏教导说:‘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从这里来看,米粟是帝王最大的根本,政治的根本在于务农。现在,命令百姓交纳米粟受爵最高才到五大夫以上,仅仅免除一人的徭役,这和骑马战车之功相差太远了。爵位是主上加封百姓的,出自主上之口,能封之无穷;米粟是农民耕种的,生长于土地而不会困乏。得到高爵位和免罪,是人们所期望的。让天下人输送米粟到边境,以便能受爵免罪,用不了三年,边塞的米粟肯定很多。”

汉文帝就听从了晁错的建议,让百姓交纳米粟运到边境,封授爵位等级,则根据交纳米粟多少作为差别。

晁错又上奏说:“陛下有幸让天下人交纳米粟到边境来受爵,这是大恩惠。我私下里担心守边士卒的食物不足会使米粟分散。边境上的粮食能支持五年,可以命令百姓向郡县交纳米粟;能支持一年以上,可以赦免农民,不再征收农民田租。这样,恩泽加给万民,人民会更加勤勉务农。如果遇到军役,或者遭受水旱灾害,百姓也不会贫困,天下安宁。如果每年五谷成熟且质量上乘,那么百姓就能富足安乐了。”

汉文帝再次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诏令说:“引导百姓的办法,在于让他们务求农业这个根本。朕亲自耕田以倡导天下农业,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但还有很多田野没有开垦。如果有一年不丰收,那么百姓就会面有饥色,这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太少,各级官吏也没有重视起来。我多次下达诏书,每年都劝导农民种树,但功业未兴,这是因为官吏执行我的诏书不彻底,劝导百姓不力。农民十分辛苦,但官吏们从不自我反省,他们怎么能去劝农呢?赏赐农民今年租税减半。”

公元前167年春二月甲寅日,汉文帝下诏书说;“朕亲自耕田以推进粮食生产,皇后亲自植桑以提供供奉祭服之用,要建立耕田植桑的制度。”

当初,秦朝时皇宫设有袐祝,如果出现灾异,马上通过祈祷转移给臣下。这年夏天,汉文帝下诏书说:“大概听说过上天之道,祸患都是因为怨恨而来临,福气来自于大德而振兴,如果不是百官的过错,就要由朕我来亲自承受。现在的袐祝官员,把灾祸转移给臣下,更彰显我的行事不够道德,朕认为非常不可取。特下诏令废除!”

汉文帝治国

黄其军

      作于2024年11月18日(古历甲辰年十月十八)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73

《<资治通鉴>研读》72

《<资治通鉴>研读》71

《<资治通鉴>研读》70

《<资治通鉴>研读》6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