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星球第48天】亲子关系=幸福指数
一,相互的爱和关心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0-10岁是建立亲密有爱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错过了就再也难以找回。
父母在孩子成长早期,应当多花时间和精力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多和孩子交流、互动,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
在爱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应当给孩子爱自己、关心自己的机会,适当示弱,让孩子帮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会懂得付出、爱别人。
二,平等、有效的沟通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平等、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了解、理解,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
良好的沟通,也会给予孩子力量,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从而自觉地努力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双向的,是亲子双方感受、想法的交换、碰撞,秉持着尊重和理解的原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首先,家长要学会听,不管发生什么事,不要先入为主,先听听孩子怎么说,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这是了解孩子的过程。
其次,问问孩子感觉怎样,并接纳、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非常想吃冰激凌。”“你是不是很难过/生气?我明白你的感觉。”
情感上的交流、会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赢得孩子的信任。
最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但不要求孩子一定听自己的,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没有斥责、否定、评判,有的只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信任,这样的沟通模式下,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密。
三,恰如其分的界限感
有人说: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普遍缺乏界限感。
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有些家长对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一件物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主要表现为:
1. 侵犯孩子的隐私,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想要知道;
2.事事包办、过度保护孩子,把本属于孩子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3.控制欲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孩子的一切,忽视孩子真正的感受和需求,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做决定;
4.把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在保持亲密的同时,又各自独立。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懂得逐渐退出,不过度干涉和包办,让孩子承担起个人成长的责任,锻炼各项能力,学着独立;
与此同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志向,允许他自己做决定,只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援助。
各自独立,还意味着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坚持自我成长,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样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才能为父母和孩子提供能量,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家长要时刻谨记:孩子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然后才是我们的孩子。
爱孩子的同时,注意保持好恰如其分的界限感,尊重他的感受、想法和决定,用接纳和欣赏的态度,陪伴着孩子成为他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孩子未来幸福的基础,父母先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