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想法

书印导读 85《原则》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21人  GB书含
人到底是应该走心还是走脑?
图注 : 书印导读
“桥水基金”的大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投资机构,基金规模在全美首屈一指,每年管理15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且是量化投资的创始机构和运用得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总而言之就是一家超级有钱的公司,也是一家专门和钱打交道的公司。那么大家可想而知,这家公司的老板,本书的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脑子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一定很值得去了解和学习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导读一下,这本瑞·达利欧的《原则》。
我个人一直以来就有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是真正复杂的事情,只不过往往是因为你身在其中,才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从而导致你永远都只是盲人摸象,昏昏沉沉不知所措罢了。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两样东西似乎是最复杂的:一个是政治(权术),一个则是经济(金融)。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政治(权术)领域,只有不讲原则才能成功;而在经济(金融)领域,只有坚守原则才能成功”。作者在这本书中,用自己的一生经验,核心要阐述的就是这个观点。
政治其实是一个特别要有原则的行业,一个政党要有自己的主张,一个政治领导人要有自己的施政纲领,“原则”似乎就是政治的生命,怎么能没有原则呢?
而金钱如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原则的地方。似乎因势利导,百变无常才是赚钱最应该有的特征,怎么又会恰恰相反,坚守原则才能成功呢?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反复的强调“干掉、干掉、干掉那些违背原则的员工”。他这样一路“干”下来,干成了一家超大规模的企业。在美国金融圈,有人传言说达利欧是“邪教教主”,他的世界似乎和很多人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异乎寻常到怪异的地步。可当你翻开这本“教主”写的书后,却会得出恰恰相反的观感。这不就是一本“生活鸡汤”读物吗?全书五百多个原则,那还是原则吗?
有很多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一本“废话垃圾”书,原本期待从中学到的投资秘诀,或基金管理心法,可偏偏读到的确实罗里吧嗦的,关于生活、工作的一大堆大道理,普通读者根本在这中间找不到什么“金子”,很快就会把它遗弃在一边书架上,不了了之。
在导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当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在接受一些年轻记者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李超人能否告诉年轻人,发财的秘诀。李嘉诚笑眯眯的说,很简单啊。你每个月坚持存1000港币到复利存款账户上,40年后你一定会是一个百万富翁。
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40年后才能成为百万富翁,哪还有什么用呢?
可是不要忘了,95%以上的人40年后,也并不会成为百万富翁。而现在只需要坚守这个原则,你就一定能超过95%的同龄人,你为什么不去做呢?
其实《原则》这本书所说的,都是这样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原则。在美国人所特有的理性头脑面前,这本书所倡导的并不是中国读者喜欢的那种“秘诀”,达利欧始终如一在讲的,就是原则本身的价值。
本书的原书名《Principles:Life and Work(原则:生活和工作)》中的单词Principles,我以为还可以翻译为“操守”。书中所表达的含义,更多的是执行层面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背后,之所以如此设定的初衷。
很多中国读者有“武林秘籍”情节,毫不讳言的说,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投机心态。读一本书,从此就掌握了“乾坤大挪移”的心法,且顷刻间天下无敌?
中国和美国的政商环境不同,我们与读者所处的年代也不同,《原则》这本书中所描素的原则,如果你照搬照用,肯定会痛苦不堪。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一个基金投资人,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时,如何守住自己的心态,采用某种层面“以不变因万变”,甚至忽略“自我”的方法来指定原则,从而来达到自己一开始就预设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最近困扰我很多年的一个问题,人到底是应该走心还是走脑?
如果按照这本书的原则来解答,定目标走心,达成目标走脑。
金钱本身从来就是没有原则的,只有当生活和工作有了原则,你才会变得有钱。
如果能带着这样的思考,去读这本财富大师的著作,你才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