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任何时候,请一直保持包容心
一直觉得自己很苦,但是没人理解。
看过《桌子的生活观》公众号里的关于农民工骑摩托车回家的文章后,
我知道我不能陷入自己的无限死循环中,
我应该做的是多理解别人,
从而别人才会去慢慢理解我。
不是去抱怨别人理解的少,
多问问自己理解了别人有多少。
所以我决定多看些人性弱点的书,
关于内在,事情本质的书。
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写出更多共情的文字。
思考
为人处世
如何面对恶
如何面对善
如何做人
如何做事
《论语》中孔子说得好: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正因为知人不易,人们不被理解或者被误解的情况就很普遍,所以士人往往有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
但是推己及人,君子更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当希望他人理解自己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自己能正确地了解和理解他人,争取不误解他人,从而做到对他人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能够充分的尊重他人,也是获得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一个条件。
因此当他人不理解或误解自己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抱怨他人,并且应该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多为他人利益着想,这才是君子应有的气度。
(从“这段话”到“气度”均摘自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曹金洪主编的《论语》)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呼应。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里写到对这句话的理解“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
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
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自命潇洒的“帅哥”,照不见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
因为我们镜子里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
面貌尚且如此,何况人的品性呢!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妥协’。所以 孔子才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