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从态度开始~~
我非常喜欢语言类的节目,对脱口秀大会这种节目基本没有抵抗能力,非常喜欢看。这一次比赛残酷都是淘汰赛为主。通过海选就有50个人参赛,有新人有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习惯,算是一场“段子手”的终极对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话题。
集中刷完了这一季的节目,也有不少的感慨。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看他人的表现,反思自己的生活。
无所谓的张博洋
张博洋是一个在上一季就选择了退赛的选手,在这一季从一上台就开始提前出各种无所谓,似乎这种比赛对自己是可有可无。他算是一个优秀的选手,但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表面看来,似乎只是过来玩玩的。
但无情的导师还是当面指出了他的问题,他是太在乎输赢了,用这种不在乎的形式,来掩饰自己在乎的欲望。为自己的失败找了非常充实的后路。这不是无所谓,这就是一个胜负心太强的人,而且责任心不够强。
回看自己,对很多有意义、有困难的事情似乎也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是觉得这个事情可有可无,做不到是因为我懒得做。
与其说我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做,倒不如说我不愿意接受失败、不敢面对这个失败。
其实,能够接受失败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如果你能学会接受失败。那么你可能会不断的去挑战。如果你害怕失败,可能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出发,或者选择一种消极的方式去对待。
正如一位导师说的:“你既没收获开心,也没收获成绩”
何必呢?
高起点的周奇墨
第二个是周奇墨,在这之前我并不认识他,但是通过节目的介绍,我知道了他是脱口秀的元老,是属于“线下之王”。是现场每一个脱口秀演员的偶像,所以他被架的非常高。所有的气氛都推到了顶点。任由他自己怎么平息这个高度,但气氛已经在那里了,他需要有更强大的表现,才能够体现自己的地位。他的表演可以说是完美的,但是,就用他的话来说,这些表演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已经表演过太多次了。不管现场有什么样的波澜,他都可以用他的记忆,完整的把所有的东西给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完美的表现带来的后果便是所有的形式都是机械化的、没有瞬间的爆点、没有激情四射的舞台表现。
我想这同样是一个态度问题,因为在他的机体里面已经深深的沉淀出来这些内容。他如果可以抛弃这些已有的文案,重新写几份新文案来参赛,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寻找更安全的表达方式,不愿意去挑战,突破自己。或者说不愿意放弃自己已有的一些储备,请迎接新的自己。去挑战新的自己这个非常难,需要有强大的毅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凡事我们应该保持低调,一旦架高了,这种捧杀威力也是巨大的。
悲情又开心的梁海源
第三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梁海源,海源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倒不是因为他常常给淘汰。更残酷的是他常常给一个超低分给淘汰,别人被淘汰是90、100分,他常常是给50、44这种超低分给淘汰,这种淘汰的情形,非常令人心疼。作为一个脱口秀喜剧演员的元老,他也经常参加脱口秀比赛、线下开放麦,可以说他的锻炼是非常多的,但是每一次的比赛,他的成绩都非常差。因此,也有导师劝他说,要么就直接做编辑,不要再上来做脱口秀了,因为这明显不是他擅长的领域,所以做出来的效果观众并不买账。
但他自己非常坚定的说,做这个事情我很开心,不管成绩怎么样,我都要做下去。这话让我非常感动。
当我们去做一件能带来快乐,却得不到成绩,而且常常遭受打击的事情,我们能坚持多久呢?
海源的这种专注的态度,每次都抱着做到自己最好的态度,虽败犹荣!
海源的这份勇气和坚持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回看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多事情我都没办法完成的很好。
但有时候我可能是能力不够,有时候我可能是态度不行。但是能力不足往往能得到很多人的鼓励或者关心。
态度不行,总会让人觉得哪里少了点什么会让人觉得很丧。
以后做事,要勇敢接受失败,做一个屡败屡战的“梁海源”,收获不了成绩,就收获真诚付出的那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