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的细节
在北师大的最后一天上午,高教授以带儿子在日本上学的经历,浅显生动地讲述了日本教育的细节故事。
垃圾分类方面,日本的垃圾分类精细,比如矿泉水瓶子和瓶盖分开放置,奶盒剪开冲洗干净捆好。垃圾分好几种,每天早上6:00-8:00到小区门库送垃圾,周一周三送某种垃圾,周二周四送另外的垃圾。
乘公交时,手机静音,不跷二郎腿,正襟危坐,看报纸大臂始终紧贴身子,把报纸折叠两下,一面一面地阅览。
上学物品种类丰富,防灾头巾、皮鞋、软鞋、运动鞋、运动服、写字板等等都要备齐。上运动课前后,不厌其烦地换衣服。
上学家长不能接送,由高年级学生带领,排着队走1公里多的路。会合点不变,路线固定,尽量排除过马路的危险。如果请假,在会合处交给其他同学一张请假条捎给老师,放学后,学生会捎回来一张作业单。家长不能直接给老师发短信或打电话,只能通过学校的电话联系老师。
教室的墙上,和我们学校一样都悬挂着每位学生的作品,无论好坏。
日本教育的细节在一次公开课上, 老师用了很长时间等待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课下有人提出,让其余的学生都用那么长时间等待一个学生,不如先给其他学生布置一些别的事情来做,授课老师认为,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最好的道德学习时间,让学生从小学会不让任何一个同伴掉队。老师上课板书多是写上孩子的名字,写上孩子的回答内容。
日本小学的低年级,都是老师包班上课,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孩子,只是上课进度较慢。
日本学校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戏剧节,都会筹备很长时间,做得深入细致。戏剧表演不分主角、配角,每个角色的台词差不多,学生全员参与 。
孩子几乎每天都写日记,老师不是写“字体工整,书面干净,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这样的批语,而是和学生对话。
大家太喜欢这位身材魁梧的教授了,太喜欢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了。高教授的体验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出访参观,那样太肤浅,流于表面;也不同于长期生活在日本的留学生和日籍华人,他们习惯了那里的一切,可能熟视无睹。高教授刚刚好,带儿子在日本上学一年,以中国教育者和中国家长的身份,敏锐地发现日本教育的细节、记录日本教育的细节。他成了我们瞭望日本教育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成了我们穿越时空的身体,行得真真切切。一个上午,大家时而大笑,时而感动,兴致勃勃,趣味盎然。当教授要走的时候,大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