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肉的一较高下
“今天的午餐有米饭rice,排骨ribs…小朋友们请吃!”刚报餐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比心,美味的午餐开动了!这时,我发现,赫萱的位置上就没人了,刚刚还在,于是,我开始四处打量,原来宝贝在区角,在我走近的同时,可以看到他把头从我的这边转向了相反方向,随着我的脚步的接近,赫萱往前小碎步地移动了几下。
“怎么了?”
“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吗?”
“还是想妈妈了?”
我能联想到的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对呀,刚才还好着呢,也没见到有什么状况呀?”蹲下的我,问到:“怎么了?”看到,赫萱继续往前挪动一两下,我接着说“我知道你能听到老师说的话呢!说不定,我能帮到你!”这时的赫萱转过来一点,但身子还是背着我,我又重复了一遍:“说不定我能帮到你!”这次我加重了“我能”的语气。他挪动着小碎步,转过来一点,看了看我,又将眼珠转向另外一边,我寻着他的角度看了过去,这是餐桌的位置,也是赫萱的位置,原来躲这里,因为饭的原因,结合前几次的记忆,只要报餐有米饭,面条,饼,赫萱都会埋头吃光,但是盘子里的肉和菜都会剩下,老这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营养的均衡才有很好的抵抗力呀,于是“示范法”“尝试法”“分解法”“联想法”我开始轮流使用。
我开始示范,一口吃掉,让他看到我的不排斥,而后,我把肉类分成一条条,让他试吃,刚放嘴巴里时,我发现他紧张的表情有所放松,我赶紧接着引导他可以嚼下口感,嚼的同时品味那丝丝的香味,我发现这口马上吃完时,送上另一口,补充道:“是不是没有那么难吃对吗?”他很认真的点头回应我。随后的莲菜,赫萱吃出了良品铺子的零食的感觉;胡萝卜吃出了小兔子的情景感……
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状况”,但是正是这些小“状况”,才会让身为孩子们老师的我,更加了解孩子,在一次次的解决“状况”后,让我们更加走进孩子,也让孩子们每日收获可见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