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精进才靠谱 ——《精进》读书笔记
在《淡看结果关注过程——<练习的心态>读书笔记》中,曾经写到“值得警惕的是,像类似这两本书的成长类、成功类的书籍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们渴望找到成功、幸福捷径的天性,导致我们‘阅读时感动、放下不行动’”;
在与一个朋友交流读书心得时,曾经说过“这本书名气很大,很早我就想阅读,现在读了部分内容感觉有用,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在今年昆明游玩过程中,曾经反复问自己“我们普通人如何从这样的书籍汲取营养,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圆梦,更好地幸福。”
上述三段话都提到的那一本书就是《精进》。这是一本介绍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书籍。这本书与《刻意练习》《练习的心态》《学习之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目的都是帮助我们成长;不同之处在于《刻意练习》等书是国外出版的、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撑的书籍,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得比较好,而《精进》(包括我正在阅读的《迭迁》都是这样的书籍)是中国人撰写、缺乏必要案例支撑的、借用二手资料很多的书籍。正因为这个不同,使我对类似的书籍不是很感冒,从而得出前面二个“值得警惕”和“没有想象那么好的”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得出以上第一个、第二个结论时,我尚未没有阅读《精进》的一半内容;得出第三个结论时,已经阅读了三分之二,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么,现在阅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结论又是什么?结论就是《精进》是一本3.5分左右的书籍(满分是5分)。这个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在我阅读的书籍中已经算不错的分数了,换句话说,该书某些章节还可以重读,某些做法还能够借鉴,某些观点还能够拓宽见识。作为一个从1999年来就开始熟读过《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全书》《卡耐基全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众多成功学、人际关系的书籍的老司机而言,《精进》这本书还能得到这样的分数,真心不错了。
言归正传,我从《精进》中强化五个非常重要的想法。
第一,“先做好准备再上场”的想法害死人。作者认为,我们的传统教育体制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这个“先做好准备再上场”的一个致命问题在于——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因为总有我们无法预料的意外,总有我们无法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不曾了解的信息,总有我们能力素质上的缺陷。难道我们就一直蹉跎岁月般地等待机会来临吗?每一个志在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人,都要自觉往前一步,形成“正在做”的习惯,努力在做中学习、做中改进、做中提高。回想过去,我们学会每一样技能、认识每一件物品、接受每一个观点,不都是在尝试中提高、在提高中掌握吗?从某种意义而言,“先做好准备再上场”是一种病,病根是懒惰和恐惧,不想行动,害怕不确定。这种病不马上治疗,人生必将失色、幸福终将远遁。
第二,“游乐场”、 “荒野求生”的观点教育人。作者认为,如果在大学生眼里,即将迈入的“社会”有一扇有形大门的话,他会兴冲冲地门上挂起这样一条横幅“孩子们,欢迎从‘游乐场’模式进入到‘荒野求生’模式!”作者介绍了一系列大学和社会的区别:1. 从对手来看,学校是分年级、专业、班级的,社会不分这些,不同水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统统在一个地方一决高下;2.从对象来看,学校的任务和问题都是确定性,有攻略的、有时间期限的、有导师指引的,而社会的任务和问题是不确定的,没有攻略、没有时间期限,更没有固定的老师;3.从要求来看,学校可以重读,可以补考,具有游戏性质的,而社会是残酷的,掉队了很难爬起了,是真刀实枪的。由此,我们知道,学校具有确定性、娱乐性,社会则充满风险、不确定性和残酷性。我们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我想至少要做到实事求是,从问题出发来找到路径、培养技能、提高素养。
第三,“半衰期”、“收益值”的概念启发人。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明白“要合理利用时间”的道理,我们都承受“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一生”的痛苦,但是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作者认为,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值得做,标准是什么。个人认为,值得做的事情标准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半衰期,一个是收益值,组合起来,就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养成一个好习惯等),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了一下午游戏、买了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阅读了经典著作的某一个章节,练了一小时书法),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了一次网络掐架,无限制地看微信)。作者的结论就是从普遍意义而言,我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及时享乐的观点诱惑了我们),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因为懒惰、短视、偏见),却很少做长半衰期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导致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以致多年后,我们江山依旧、还在原地踏步。不想原地踏步,那就多做这样的事情:阅读经典书籍,有目的地旅游(不是到此一游的游玩),参加3-5人的高效交流活动,近距离地观察优秀的人,学习运用新技能、维护身心健康,培养理性、耐心、专注、豁达、开放、靠谱的个人品质,形成重视大局、关注长远效益、灵活运用逆向思维的观点。做到一条,就要超过很大一部分人,如果做到3条以上,估计能够超过90%的人。即使不能超越他人,但是相对过去的自己而言,也是巨大的进步。
第四,未雨绸缪、事后复盘的习惯启发人。每次到外地旅游,我都会做一个攻略,比如列出所带东西的清单(牙刷、牙膏、脸帕、充电器、身份证、银行卡、剃须刀等),去哪些景点,怎样达到景点,住在哪里,想方设法找到一条可以连起所有景点的线路,等等。通过这些准备,我既不会忘记东西,也最大限度达到旅游目的。当然,计划不如变化快,在旅游过程中,总是有意外出现,我们既要积极应对,也要做好复盘总结。所以每次旅游结束后,我会对此次旅游进行总结,思考这次旅游达到了预期效果没有,那些方面没有做好,那些方面又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下次旅游应该在那些方面进行改进。在下次旅游之前,我会翻阅过去旅游总结,回想上次旅游的经历,从而制定出更完善的方案,确保本次旅游活动取得更好。就这样,反复循环经历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事后总结这个过程,我旅游整个过程的纰漏越来越少,收获越来越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跟旅游一样,既需要提前谋划,也需要事后复盘总结。为什么同时参加工作的人五年后出现较大的区别?除了性格、能力、关系、运气外,这个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不断谋划、不断总结的人,会将很多事情分成几种,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做,那种事情应该怎么做;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重点;那个需要提前准备,那个需要最后准备;哪些是主要经验,哪些是次要经验。一句话,未雨绸缪让他胸有成竹,事后复盘让他精益求精。反复这样做,不成功才奇怪!
第五,卓越思维、独特的个人优势成就人。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本书中,思维和个人优势放在两个章节,其实这两个章节可以合在一起来看。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最坚固、最持久、最独特的优势就是思维的优势。也许,有人认为身心健康是最大优势,有人认为卓越才华是最大优势,还有人认为勤奋耐心是最大优势。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没有卓越的思维,比如长期、大局、开放、辩证思维的话,你会做到身心健康吗?你会培养出卓越的才华?你会始终保持耐心勤奋吗?我想很难。思维问题决定了你怎么看待社会,怎么看待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社会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社会,一些事情我们能够改变,一些事情我们只能影响,更多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同样,他人也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个体,只能影响不能改变。对于自己,以前的观点,是相信自己能够轻易改变自己的,但是我现在发现个人的性格、经历很难发生重大改变,但是思维能够逐渐改变。尽管如此,除非真正有决心的人才能改变。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前几天我翻看七八年前的日记,发现列举的个人问题,大都还存在。庆幸的是,我们还是能够改变的,当然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比如经过多年努力,我某个缺点就没有了,两个缺点不那么明显了。因此,培养卓越的思维,对每个人的成长就至关重要。卓越的思维,必须解决好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形成长期视野、大局观念、辩证思维、开放观念。为了保持卓越的思维,对于社会,就要适时跟踪社会的大变化,努力认识和接触新东西、新事物(不是接受,也不是拒绝,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去接受,但不要正面反对);对于他人,要学习优点,抛弃糟粕,特别是要把别人的批评当做一种可以吸收的信息,看看是否有营养,有营养就吸收,无营养就丢掉;对于自己,最核心的就是不断改进,持续完善个人的独特优势。正如作者认为,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这些观点我基本上赞同,除了最后一小点。培养个人独特优势,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选择比较优势来进行发展。不能严格按照“木桶理论”,实际上该理论最初是用于形容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优势,后来被误用到个人身上的。如何打造个人独特优势,不同人具体情况不同,会有不同选择,但必须做到是个人优势所在、个人爱好,同时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有人认为,独特的优势肯定是特长、能力。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独特优势也可以是一个平台,也可以是一种独特思维,等等。对于普通的人而言,有种独特优势是能够轻易打造的,就是做一个靠谱的人,做到礼貌、诚信、耐心、勤奋、专注。因为这些东西都在当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已经成为紧缺品,按照供求规律的观点,必定受人欢迎。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会认为这算什么优势,我早就知道。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不到,这样的事情还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