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回家路
回娘家和回婆家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八月十五中午十二点半回到婆婆家。婆婆忙前忙后,开始做饭。我因为早饭吃得晚,加上坐车的劳累,午饭没吃就躺床上睡了。
等我起床,婆婆说:“中午也没吃饭,你现在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
“我不饿,等晚上一块吃吧。”
“不吃,怎么行。”
婆婆边说边拿着鸡蛋和面条走向厨房。我把它们从婆婆手中夺过来,才阻止了婆婆做饭的脚步。
下午接到闺蜜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一点也不凡尔赛地说:“今天,我做公主。”
下午,我,我的老公、我的儿子女儿,还有公婆,我们一起来到地里。
看到芸豆和茄子,我想吃。婆婆说:“好,晚上给给你做。”
我喜欢吃南瓜,婆婆说:“好,摘几个。走的时候,你们捎着。”
看到地里长得茂盛的一片草莓,我打算把他们栽到家里的花盆里,婆婆说:“我给你们刨上几棵,再捎点地里的土,容易活。”
……
我就这样被婆婆无条件地满足着。
准备晚饭的时间到了。女儿对烧火可感兴趣了,婆婆和女儿围着锅台忙前忙后,根本就没我插手的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48555/35eb35b6d1b537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48555/084c4e293b5f3a67.jpg)
于是,我去到我最亲的嫂子和哥哥家玩,和老公去镇上买好吃的羊肉,坐在院子里逗小狗玩……
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吃着,说着,笑着。婆婆总是最后一个坐上桌子,没吃几口,又领着女儿去看羊,看鸡。
因为第二天哥哥有课,吃完晚饭我们接着回潍坊。女儿哭得稀里哗啦,非要住下,跟奶奶在一起玩。最后只能采取“强制措施”——硬把女儿抱上了车。
第二天早上起来,要回娘家了,我神经会莫名地紧张。
早上,老公有个售后要处理,就去厂里了。
九点钟左右,接到母亲电话,问:“开始走了吗?”
我说:“刘朋去厂里有个售后,等他回来我们就走。”
五分钟后,母亲第二个电话打过来,没等我说话,火药味十足地说:“他(我老公)要是忙,就不用来了。”
我说:“我们去。”
然后一句话也不想说。
因为过节,路上有些小堵。回到家差不多十一点半了。
从车上往下拿准备好的礼物,母亲一个劲地说着,这个我不吃,那个我不要……这是真嫌弃的话语,而不是心疼我们花钱,因为母亲从来没心疼我们花过钱,一次也没有。
中午饭,母亲炖了藕、炒了豆角,包的水饺。
我一点也不饿,但是不敢不吃。老公没吃几口菜,只吃了几个水饺。整个吃饭过程,空气是凝重的,跟考试差不多。就这种氛围,想吃也没食欲。
吃了饭,我躺床上睡觉,老公去车里睡觉。女儿和姥姥一个床,先是玩了会自己带的玩具,然后问我要手机玩了几分钟。这时,母亲已经睡着了。
按照计划,我们去看大姨和大姨夫。母亲也跟着同去。我们准备了一箱白酒和一箱青岛啤酒。母亲执意要留下白酒,说给父亲上坟用。因为每次上坟,都需要她自己去买。
我当时反驳道:“上坟用得着这么贵的酒吗?”
母亲大喊道:“二三百块的酒,你就舍不得给你爷喝。”
老公见状,缓和道说:“上坟的时候,我捎着酒来。”
母亲立马把矛头对准老公:“你不就是过年来上个坟。”
一句话结束母亲挑起的无礼争吵。
去到大姨家玩了一个小时,把母亲送回家,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通往婆家和娘家的路,一条是用亲情铺成的,一条是强势、自私、冷漠铺成的。
我在想,如果婆家和娘家的路互换,我绝不会踏进婆家半步。但正好相反,娘家的路我跪着也必须走,这是我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