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员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
和很多行业一样,IT行业从业者一般在35岁左右也会遇到职业天花板,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大小、长短的瓶颈,有的可能是工作停滞不前,能力和业绩不再增长,有的可能是发生职业倦怠,效率和质量都在下降,让人深受困扰。
很多IT人自嘲或被人戏谑为“码农”,希望能有所改观。这倒不是对农民的蔑视,而是说那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着屏幕勾首猫腰的工作状态,就如同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庄稼之人不得闲”。作为甲方,接触过不少IT公司的工程师,不得不说,很多程序员完成工作的水准和对自己的要求,被称作“码农”丝毫不过。
以前听有些公司说,一般不会要培训机构出来的程序员。因为之所以会进入培训机构,主要原因是技能不达标。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大多数也是混出来的,连基本的数据算法、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之类的知识都不懂,更不用提系统的编程语言。数学基础、逻辑思维不足,干活浮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发展后劲不足。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不是没有道理。培训机构,作为入行的手段,能够让程序员尽快上手。但若满足于通过培训速成的那点本领,就想事业有持续发展,那无疑是自欺欺人。是不是培训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和有没有一颗肯踏实钻研的心。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工人社会地位不高、年轻人不愿当工人等社会现象,代表委员们持续发问并呼吁,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落到实处。(相关文章:也谈工匠精神 ) 很多IT人对“工匠精神”不以为然,每天加班熬夜,写一辈子代码还是一个码农,不是简单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好一点的程序员工作几年当上了项目经理,事业就基本到头了。大的事情做不了,小的事情做起烦,浑身上下充满了无力感。
造成IT人员这种困局的根本,也许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
常说现在是后信息时代、数据时代、智能时代,但IT人员并非先天具有适应这个时代的优势,不能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很多IT人其实还是传统的思维观念,并没有跟上这个时代。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缓慢的——人的进化,100年、1000年也看不出多大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也不过几个百分点——总体还是呈线性增长。而计算机性能是18个月翻一番,12年就是256倍,指数级增长。尽管硬件性能终有极限,但目前来看,主要取决于IT程序员智力的软件,特别是大量定制软件,明显还跟不上这个发展速度。
自己以前写软件就犯过思维局限的错误。完成几十个部门的考核指标计算和排序,采用了最省事的代码而非最有效率的代码。统计指标和部门数量增加后,运行效率低下,代码再改起来也麻烦。不改费时,改起来费力。计算机不仅是实现自动化,更是用来解决大数据量的。不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就无法领会IT行业的精髓,天花板自然就挂在头顶。
能掌控的数据量的大小,只是人和计算机思维差异的一个方面。网络化、模块化、结构化、多维化……计算机发展到人工智能,在诸多方面都突破了人思维的固有认知和直觉。只靠努力,只做简单的修修补补是不行的,抓住思维的本质,彻底更新认识和方法,才有可能突破职业天花板,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朗道提出过一种按照水平和贡献划分物理学家的方法,被称为朗道排名。朗道将世界上的物理学家从1级到5级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贡献差一个数量级。朗道排名最核心的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差一点点。
原腾讯副总裁、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吴军博士仿照朗道的方法,将IT行业的工程师也分成了5个等级,如下图所示。吴军博士自评为2.5级。自己对照检查,自认为还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正处于第五级,向第四级努力之中,就算4.5级吧。
5级工程师工匠要成为大师,思维方式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封闭有助于执行,开放就要寻找方向。当IT人遇到职业天花板时,在执行已经出现瓶颈的前提下,方向成为我们最缺的一环。
毛毛虫不破茧成蝶不会知道天空的模样。观察蚂蚁的轨迹,不能跟在蚂蚁后面,只有从它的上方才能看明白方向。和臭棋篓子下棋也许虐菜的感觉很好但越下越臭,和比自己强数量级的人在一起切磋方能提升认知。
与IT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