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优化笔记3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_SHIZI

notes

tools

free

# 注意不同版本的free输出可能会有所不同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8169348      263524     6875352         668     1030472     7611064
Swap:             0           0           0

第一列,total 是总内存大小;
第二列,used 是已使用内存的大小,包含了共享内存;
第三列,free 是未使用内存的大小;
第四列,shared 是共享内存的大小;
第五列,buff/cache 是缓存和缓冲区的大小;
最后一列,available 是新进程可用内存的大小。

top

# 按下M切换到内存排序
$ top
...
KiB Mem :  8169348 total,  6871440 free,   267096 used,  1030812 buff/cache
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7607492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430 root      19  -1  122360  35588  23748 S   0.0  0.4   0:32.17 systemd-journal
 1075 root      20   0  771860  22744  11368 S   0.0  0.3   0:38.89 snapd
 1048 root      20   0  170904  17292   9488 S   0.0  0.2   0:00.24 networkd-dispat
    1 root      20   0   78020   9156   6644 S   0.0  0.1   0:22.92 systemd
12376 azure     20   0   76632   7456   6420 S   0.0  0.1   0:00.01 systemd
12374 root      20   0  107984   7312   6304 S   0.0  0.1   0:00.00 sshd
...

VIRT 是进程虚拟内存的大小,只要是进程申请过的内存,即便还没有真正分配物理内存,也会计算在内。
RES 是常驻内存的大小,也就是进程实际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但不包括 Swap 和共享内存。
SHR 是共享内存的大小,比如与其他进程共同使用的共享内存、加载的动态链接库以及程序的代码段等。
%MEM 是进程使用物理内存占系统总内存的百分比。
tips:
第一,虚拟内存通常并不会全部分配物理内存。从上面的输出,你可以发现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都比常驻内存大得多。
第二,共享内存 SHR 并不一定是共享的,比方说,程序的代码段、非共享的动态链接库,也都算在 SHR 里。当然,SHR 也包括了进程间真正共享的内存。所以在计算多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时,不要把所有进程的 SHR 直接相加得出结果。

cachestat 提供了整个系统缓存的读写命中情况。

$ cachestat 1 3
   TOTAL   MISSES     HITS  DIRTIES   BUFFERS_MB  CACHED_MB
       2        0        2        1           17        279
       2        0        2        1           17        279
       2        0        2        1           17        279 

TOTAL ,表示总的 I/O 次数;
MISSES ,表示缓存未命中的次数;
HITS ,表示缓存命中的次数;
DIRTIES, 表示新增到缓存中的脏页数;
BUFFERS_MB 表示 Buffers 的大小,以 MB 为单位;
CACHED_MB 表示 Cache 的大小,以 MB 为单位。

cachetop 提供了每个进程的缓存命中情况。

$ cachetop
11:58:50 Buffers MB: 258 / Cached MB: 347 / Sort: HITS / Order: ascending
PID      UID      CMD              HITS     MISSES   DIRTIES  READ_HIT%  WRITE_HIT%
   13029 root     python                  1        0        0     100.0%       0.0%

它的输出跟 top 类似,默认按照缓存的命中次数(HITS)排序,展示了每个进程的缓存命中情况。具体到每一个指标,这里的 HITS、MISSES 和 DIRTIES ,跟 cachestat 里的含义一样,分别代表间隔时间内的缓存命中次数、未命中次数以及新增到缓存中的脏页数。
而 READ_HIT 和 WRITE_HIT ,分别表示读和写的缓存命中率。

pcstat (指定文件在内存中的缓存大小)

$ pcstat /bin/ls
+---------+----------------+------------+-----------+---------+
| Name    | Size (bytes)   | Pages      | Cached    | Percent |
|---------+----------------+------------+-----------+---------|
| /bin/ls | 133792         | 33         | 0         | 000.000 |
+---------+----------------+------------+-----------+---------+

memleak

# -a 表示显示每个内存分配请求的大小以及地址
# -p 指定案例应用的PID号
$ /usr/share/bcc/tools/memleak -a -p $(pidof app)
WARNING: Couldn't find .text section in /app
WARNING: BCC can't handle sym look ups for /app
    addr = 7f8f704732b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4772d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4712a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4752c0 size = 8192
    32768 bytes in 4 allocations from stack
        [unknown] [app]
        [unknown] [app]
        start_thread+0xdb [libpthread-2.27.so] 

这里有一个问题,Couldn’t find .text section in /app,所以调用栈不能正常输出,最后的调用栈部分只能看到 [unknown] 的标志。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呢?实际上,这是由于案例应用运行在容器中导致的。

$ docker cp app:/app /app
$ /usr/share/bcc/tools/memleak -p $(pidof app) -a
Attaching to pid 12512, Ctrl+C to quit.
[03:00:41] Top 10 stacks with outstanding allocations:
    addr = 7f8f7086322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86121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85b1e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85f200 size = 8192
    addr = 7f8f7085d1f0 size = 8192
    40960 bytes in 5 allocations from stack
        fibonacci+0x1f [app]
        child+0x4f [app]
        start_thread+0xdb [libpthread-2.27.so] 

utility

KKK快速定位性能问题

具体的分析思路主要有这几步。
先用 free 和 top,查看系统整体的内存使用情况。
再用 vmstat 和 pidstat,查看一段时间的趋势,从而判断出内存问题的类型。
最后进行详细分析,比如内存分配分析、缓存 / 缓冲区分析、具体进程的内存使用分析等。


image.png

第一个例子,当你通过 free,发现大部分内存都被缓存占用后,可以使用 vmstat 或者 sar 观察一下缓存的变化趋势,确认缓存的使用是否还在继续增大。
如果继续增大,则说明导致缓存升高的进程还在运行,那你就能用缓存 / 缓冲区分析工具(比如 cachetop、slabtop 等),分析这些缓存到底被哪里占用。
第二个例子,当你 free 一下,发现系统可用内存不足时,首先要确认内存是否被缓存 / 缓冲区占用。排除缓存 / 缓冲区后,你可以继续用 pidstat 或者 top,定位占用内存最多的进程。
找出进程后,再通过进程内存空间工具(比如 pmap),分析进程地址空间中内存的使用情况就可以了。
第三个例子,当你通过 vmstat 或者 sar 发现内存在不断增长后,可以分析中是否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
比如你可以使用内存分配分析工具 memleak ,检查是否存在内存泄漏。如果存在内存泄漏问题,memleak 会为你输出内存泄漏的进程以及调用堆栈。

思维导图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