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河东流_28c0

    人们喜欢打磨这个词。刀,磨了会利;器,磨了会精; 人,磨了一定好吗?

    参加一个大型的教研活动,领导指定必须去听某节课,还要发言评课。去认真听了,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称得上精,看不出什么毛病,显然是背后的团队进行了精心的打磨。但是效果并不太好,这本是一篇很感人的课文,课堂上的学生反应却很平淡,老师也没有被感动的激情,只是在理智地驾驭这些被打磨得精巧的环节,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激情。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若不是成名已久影响力大,领导或年长的老师,都会对其施加影响,帮其磨课,各个环节看似完美,但会使讲课老师失去宝贵的个性,仅仅成为一个表演者。其实那些嫁接过来的众多优点,并不能同时适应这棵树,也就不能接出好吃的好果子,只是看起来很美。

    评课时,我十分为难。因为领导有要求,必须按设定好的框框来评,多说优点,才更能体现这段时间教研的成果。所以,只好说了些客套的赞语。说完,我都有点儿惭愧,这样的话,对讲课者有什么意义呢?我知道,这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已把自己打磨成了一块儿没有棱角十分圆滑的鹅卵石。很佩服几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敢于跳出那些条条框框来评课,直指讲课者的缺点。

    过后,和几个同事聊这次教研活动,有个同事非常佩服一个评课老师,实事求是,评点很到位,不像其他老师,只说些没有多大意义的客套话。这个老师我认识,年纪也不小了,和我一样,被打磨了二十多年,但他的个性不曾被打磨掉,就是人说的认真固执。

      想把事做好,做精,做出成果,得到别人的肯定,打磨打磨也无妨,但希望不要磨掉我们宝贵的个性,打磨的结果,应当是我们的优点更凸显,更优化,而不是用别人的优点来代替我们的个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