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如何面对赞誉和诋毁
2022-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盗东门吹风
【《论语》读书心得】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我诋毁过谁?赞誉过谁?但如果我对一个人有所赞誉,那一定用事实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三代才能直道而行。”
作为一个需要社交的人,难免会对他人进行评价,但无论是赞誉还是诋毁,都是言过其实。“誉”,是扬人之善而过其实;“毁”,则是称人之恶而过其实,这些就是孔子要避免的。
对于书写历史,就很难避免对人的评价,于是孔子就发明了“春秋笔法”,也就是是避免直接表明自己对人对事的毁誉态度,而是通过精准地选择用词来定义,以及陈述事实,让事实自己说话。
这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有一定的相似,就是陈述事实,避免对事情进行评价。一人一事,毁誉在于直道,而直道在于人心,不需要我们去诋毁或者赞誉。
两个人闹矛盾,如果都在第三人面前去贬低对方,听的人或许碍于面子随口敷衍几句,但是在他心目中,说的人的形象自然就高不到哪里去;但如果其中一人在第三人面前尽是诋毁,而另一人有一说一,不作任何评价,还对对方做的好的地方进行肯定,那么在他人眼中,二人人品,高下立判!“交绝不出恶声”才是真正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