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一句顶一万句》

2024-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然ziran

这本《一句顶一万句》,第一次看的时候,差点儿读不下去,太多人“走台步”式地出现,目不暇接,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四十来页,杨百顺人生第一个天大的委屈出现——抓阄决定了他不能继续上学。但是却有爹的私心:因为他脑子好使,爹想让他继承自己卖豆腐,两个阄被做了手脚,脑子死性的弟弟去上了学......

而后一系列的人生变化,大多由这些当时不知觉的(转折)点产生。

小说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以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故事展开,也就有了两部是隔代的亲人,因生活的沉浮变迁,终身并未相见。小说以他们两人的经历为中心,写尽了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故事、命运变迁,还有那种内心渴求知己,却始终在孤独与寻找之间徘徊的状态。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千里难寻。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一句,顶一万句。”

都说这本小说是中国的《百年孤独》,在我看来,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是最精彩的部分,正因为那么多的内心刻画,所以更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喜欢小说的人不容错过。

到现在,我二刷了一遍,这遍看得慢,一种慢慢去感受的自由节奏。

小说语言生动有趣,接地气又精炼,情节非常简洁,叙事直接……

杨百顺十六岁开始讨生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因为决心要从家里出走,依然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一步步向前,一路走来遇到的委屈都只能藏着掖着。

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特别深刻:跟了老曾学杀猪,可师傅管吃不管住,周围没有可投靠的亲友。杨百顺只能起早贪黑,清早先到师傅家聚齐,一块儿除去干活计;晚上先把师傅送回家,再赶紧跑回杨家庄。他冒着走夜路被狼吃的危险,每天往返三十里山路学手艺谋生。所以他宁愿师傅接活儿远一些,这样可以住在雇主家。可师傅续弦之后,每天想着回家,不再接远活儿,他就只能每天披星戴月了。

师傅寒腿病犯了,杨百顺独自上阵,战战兢兢学会独当一面,所得工钱依然按照规矩都上交给师傅,可笑面虎师娘在分猪下水的时候,还小气得像打发叫花子......他把委屈隐忍着,直到一次无意的抱怨传到师傅耳朵,便被赶出师门。

杨百顺经历了信教、破竹、挑水......经历无数的波折,却没有被上天眷顾。

一次偶然机会,被临时拉去舞社火,扮演阎罗王。身形高大、摸样清秀的他,涂上油彩、穿上彩衣后,扮出了一位最迷人、最受欢迎的阎罗。好巧不巧,被县长远远地看见了,便被招进县政府,帮着县长“韬光养晦”——种菜。

福兮祸兮,祸兮福兮......杨百顺一路走来所受的委屈,桩桩件件,似乎就在你我的身边。其实,普天之下,到处都是这样的芸芸大众,上天怎么会忙得过来呢?

人这一生,要经历多少颠沛流离,才能到老?

一位外卖员把餐盒送到公园门口,却始终联系不到顾客,花了很多时间等候,还落得被投诉。加班到深夜的妈妈,回家还要帮着孩子完成手工作业,第二天依然早起出门上班......我们都会经历生活的兵荒马乱!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