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电影·生活·分享

《我不是药神》,这不是影评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58人  陌生人的碎碎念
《我不是药神》,这不是影评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我看得很唐突。当时从图书馆出来电影已经开场了,看到未接到的朋友的来电和已经买好了电影票的留言,我抱着一大摞书撒腿就往电影院方向跑,结果还是错过了大约十多分钟的电影情节。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坐在影院最前面的正中位置观影,这种体验真的铭肌镂骨,怀里抱着的不是零食爆米花,眼前任何一个角度都不再有后脑勺,投影上的画面里全是“庞然大物”,有一种分分钟都可以钻进去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幻觉……

这是一部较为写实地揭露医疗体制中的某些弊端的电影。我不知道在我赶到之前都错过了什么,我是从程勇在印度进药的部分开始看起的。程勇卖“便宜药”的初衷不过就是为了赚钱而已,但他后来却为了救更多的人而牺牲自我,在挽救慢粒性白血病病人生命的过程中也成为了自己内心的“救赎主”。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就不剧透了,毕竟这是一部值得贡献票房的电影。

影片叙事流畅,主题鲜明突出,贴近生活的题材反映着较为真实的社会现况,在倡导文明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此敏感的电影题材居然能被审核通过了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影片中的人物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真正的反派,就连勒索程勇的张长林在监狱里也高义薄云般地没有出卖程勇,如果真要定义出一个“反派”的话,那毋庸置疑地非“疾病”莫属了。除了影片中提到的“慢粒白血病”外,也包括所谓的依照规矩、流程、原则(并未提及“法”)等办事在某些时候难免会犯按图索骥的“病”。扯开十万八千里的话题讲,其实在这拥有10多亿人口看似如日中天的泱泱大国底层的“病态”,是十部百部片子无法揭露得过来的,所以“病”无疑是和谐社会最大的“反派”。

扯远了,回到我对《我不是药神》的理解。它触及到了健全的医疗体制问题,将小人物的“发财之路”和“天价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搜捕“假药贩”的过程中充斥着“情”与“法”的较量,虽然最终以“情”的“战败”而告终,但所幸“法”也做了相应的让步。最后程勇被判了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获得了2年减刑,昂贵的格列宁药被纳入了医保,让更多的慢粒性白血病人买得起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体制的改善。程勇得到了病人们的拥护,所以就像为了变法而壮烈牺牲的伟人,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这应该是影片审核通过的一个重要因素,至少它的结果是积极向阳的。

猛然发现我好像把影片说得有些过于深沉了,其实影片除了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外也不乏笑点,全场时而哄堂大笑时而一片唏嘘,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庄严肃穆,观影人的情感变化随着这部让人笑中带泪的影片推动着变化,电影伴随着张杰和张碧晨的歌声谢幕时,大家都意犹未尽地踟躇着不愿离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