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上学的时候,老师在期末总结的评语上都会这样写到:该同学很聪明,如果能够认真学习,成绩肯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反正当时的我是相信老师的话。相信这么聪明的我,只要认真学习成绩肯定是第一名。后来,踏入了社会,发现自己是一无是处。
在社会上晃荡两年,工作也换了好几份,自己还是一无所有。家人为了不让我放弃,就鼓励我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迷茫的我虽感觉到一丝的不对,但还是接受了“我是金子”的安慰,等待那个能让我发光的工作。
最近,我看了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提到了几个常见的心智模式陷阱,其中有这么一条: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书中这样写到:蕴藏在地壳里面的金子多,还是打造出来的金子多?
答案是显然易见的,当然是地壳里面蕴藏的金子多。据统计,世界上还有60%的金子还没有挖掘出来。它们在矿物质里面,深埋的金矿里面,在合金里面。所以你如果真的是金子,那么你的常态不是发光,而是不发光的。
现在市场中有许多的黄金饰品,对此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对金子有一定的了解。黄金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提炼出来的。而这提炼的过程基本上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是在矿场将矿石挖掘出来,经过人工或者机器将矿石打成粉末,然后用水冲走表面上的泥沙(黄金比泥沙重,用水冲能节约成本),只留下含有毛金的锌沙。在没有大型机械和化工原料的情况下,要使用水银来吸附锌沙里面的毛金,一般需要三五天左右。当存积的毛金达到七八百克时,使用硫酸和硝酸烧煮,将毛金里面的杂质溶解。经过反复多次的烧煮,普通的毛金就逐渐被提炼成黄金。但这种提炼的方式只能达到95%到97%的纯度。
从这个黄金提炼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这么一个道理:如果你想成为发光的金子,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含金量。而提纯的过程则要经历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将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好的习惯,污点全部融掉。在成为金子后,还有经历定型,打磨,抛光,最后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
这才是真正金子的成长过程。相较而言,我并没去真正的努力过,没有去提纯过自己,而是沉浸在别人给我编造的“我很聪明,只是没努力”的美丽谎言中,真实的我其实是一无是处。
我记得在学校时,有老师这么讲过:你们总以为自己如果哪一天回到了过去,肯定会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但我告诉你们,就算你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也仍然会像现在一样一无是处。因为你们连当下都无法把握的住,难道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就能把握的住了吗?与其想着不可能的事情,不如老老实实的把握现在。
他讲得很对。想一想我们不断换工作的理由是怎样的?我们都抱着:“我一旦找到自己非常热爱的工作,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的,我会全力以赴”的心态。
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我们真的就无法生活下去了吗?不,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继续活下去。而这与“找工作”是何其的相似。
我们不断的换工作,就像是在挖不同位置的井,但就是没一个井是深的。想要一下挖出甘甜的井水,那要有多大的运气?面对生活的种种不顺心,我们都想着坚持活下去,为什么在找工作上面要不断的跳换呢?
有没想过: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开始全力以赴。这句话是有问题?
真实的情况则是:“只有当你全力投入的时候,你才会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回想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不是那些全力投入过,奋斗过的工作?
回到标题,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我想问:你是金子吗?你有没有为提高自身的含金量而努力过?你有没有在本职工作上成为那个发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