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城市故事哲思

《西藏生死书》阅读(十六)

2019-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大拙
《西藏生死书》阅读(十六)

第十六章  基础地

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开放、空旷的,赤裸如天空。光明的空性,没有中心,没有圆周:纯净、赤裸的本觉露出曙光。(中阴闻教得度)

莲花生描述“明光”的一段话,读着多么像老子的“道”!

《西藏生死书》阅读(十六)

为什么把死亡时的这种境界称为“明光”呢?有的上师说,它表现出心性的光芒明性,本无黑暗,本无障碍:驱除了无知的黑暗,具有清楚认知的能力。难怪常听到这样的话:“死亡是真理的时刻”。

凡夫心的基础地

愚痴会引起恶业,恶业会形成种种习气,而一切习气都藏在凡夫心的基础地中。描述凡夫心的基础地最好的比喻是玻璃门。想象你正坐在玻璃门前,门外是花园,你透过玻璃门往外凝视天空。在你和天空间似乎没什么东西存在,因为你看不前玻璃的表面。但可以摸得到,会发现指痕印在某种阻隔你和外面虚空的东西上。

同样,凡夫心的基础地阻止我们进入天空般的心性。通过上师引导可以突破凡夫心的基础地,让“本觉”的新鲜空气进入。也就是克服难改的积习。

母与子的会合

讲的是“母明光(地明光)”即一切万物的基本与内在性质,也就是我们固有的本性与“子明光(道明光)”即我们的心性两者会合。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本性,而一直都看不到一切万物具有的“地明光”,借着上师的介绍可唤起内在慧眼,看到一切生起事物的真性、一切念头和情绪的本性一一明光。

地明光的显现时间

都有不同,对修行人,只要能够专心安住在心性中,地明光会持续显现。多数人是昙花一现。无意识的状态(死亡)长达三天半之久,之后意识就离开了肉体。故人死后最好是三天后再解剖或火化尸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