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应用

2024-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说心语

今天继续看《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下周要讲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书读透了做课件就有思路了。

这本书看了好几遍了,都不想看了,但是我依然没读透。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很大,我在生活中逐渐应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了。

我处理问题的思维更加理性了,也养成了观察自己思维活动的过程,洞察自己的非理性思维。以前都是想当然地处理问题,现在事后都会反思,通过反思看见自己非理性的信念,然后自我思辨。

我因此发现了自己很多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信念都是从外界直接习得的,都没有思考过是否正确。我体会到了辩证性思维,就是就是和自己的思维辩论。对自己的思维产生质疑是思辨的开始。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四部曲

步骤一:在这种情景中,我的行为和感受如何的不够适度?

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感受,看看有没有过激反应或者合理化。

前两天,我由于整理分数忘了把车及时从小区挪到学校,在小区停车超时被收了8元停车费。我不情不愿的交了费用,保安出来确认我是否交费,我回答的语气不太友好。

步骤二:我想了什么致使我不开心?

a.关于自己

我当时心理觉得不舒服,在自家小区停车还要交费,每次超时交费,我都有点不舒服,不情不愿地交费。哎,又超时,又得交五元真倒霉!

b.关于他人

每次保安大叔出来核实我是否交费,我感觉自己不被信任,就更不开心了。就几块钱我能不交嘛?

c.关于这件事

每次超时交费心情都不美丽,这是一件糟心的事情。

步骤三:我如何挑战和对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业主在自己小区停车超时收费是不合理的吗?有相关规定不让物业收取停车费吗?还是我只是想当然觉得不合理,有没有找物业谈过这件事,询问她们收费的合法手续和文件。

保安大叔出来核实交费情况,是出于不信任吗?还是他们的工作流程如此?为什么我要把这个行为解释为对我的不信任,你对不被信任为什么如此敏感?即使不被信任真的就那么可怕吗?我非得让所有人信任我吗?

步骤四:我可以用何种更加之选来替代非理性思考方式?

我想要临时停车免费时间更长,不用交超时费就更好了。我喜欢被他人信任的感觉,如果真的不被信任也并不可怕,除非我把它想的很可怕!小时候不被父母信任可能被遗弃,但是现在不被信任已经没那么可怕了。这只是我记忆中的一种恐惧的感觉,并不是事实。

我还可以找物业让他们出示收取超时停车费的文件和规定,看看他们是否有合规的手续以解决我对这个问题的困惑。

小结四部曲:

步骤一,让我们观察C处自己的行为和感受,看看是否适度,有没有反应过激?

在上面案例中,有不合适的言行,虽然不是很过激,但是依然是有烦躁情绪的。

根据ABC理论,B导致C,那么接下来要观察B处的思维。

步骤二,观察自己的非理性思维。看看这些思维有没有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在上面我的那个案例中以上三种不合理思维都有。不被信任太可怕了,我接受不了!物业不应该收超时停车费!超时了真倒霉不得不交费。

步骤三,挑战自己的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思维!不被信任并不可怕,那只是儿时的感觉一直在我身体内,但是现在我已经长大,别人是否信任我并不会给我带来灾难性后果。

至于物业应不应该收费,这个可以查相关规定,也可以和他们索要相关支撑文件。如果一切合规,那么超时交费,我为此负责,至少比贴罚单便宜多了!

步骤四:侧重我自己想要的结果,我只是想要被信任,但是真不被信任也并不是世界末日。我只是希望不被收费,真要超时了交几元钱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需被这件事打扰,更不必为此烦恼!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不公平也是常态。

每个情绪后面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否合理?每个情绪后面都有非理性的思维,找到病毒思维才能解决情绪问题。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就是透过行为看思维,找到不合理的思维,行为也就纠正了。通过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从两极化思维调整到适度的更佳之选!聚焦我想要/我喜欢……而不是应该……,真要是结果不如我意,我也接受,不逃避,不攻击,直面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