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你,我的宝贝?
再观《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据说当时创下内地电影票房纪录,它是冯导的鸿篇巨制。观阅过程中,随着剧情的起伏跌宕,我也随之落泪,是感动的泪。然而,遗憾的是,时间过去并不久,它留给我的印象却逐渐模糊。故追记之,以做观后感。
故事剧情其实比较简单,生活不富裕但幸福充实的一家人在地震中失去家庭脊梁---父亲,侥幸逃生的母亲面临着一个难题----一根横梁压住了龙凤胎姐弟,在面临只能救一个孩子的选择时,她说出了“救弟弟”,一直在用石块敲击横梁,与死神搏斗的姐姐听到这句微弱的来自母亲的声音时,停止了敲击。
如果故事就此截止,也许往后的剧情就只能是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重建新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生离死别是人生这部大戏中必然发生的剧情,无奈却真实。
故事的波澜来自于两个女人的“战争”,母女之间心灵的角力,我想这也是冯导着力想表现的地方吧,地震摧毁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还可以重建,甚至可以比原来的更气派,以前的小弄子上面建起了百货大楼,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然而,地震后留给灾区人民的心灵阴影也许是一辈子无法走出的现场。
因为丈夫当时用力的一推,女人留下来了,恩爱夫妻从此阴阳相隔。整整32年的宝贵时光,女人都用来祭奠自己的爱情与感恩,来追悼与弥补对女儿的亏欠。一个下岗女工独自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也许只有过来人才能够体会,也曾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也当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与条件,然而,她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以“我一辈子都是他的媳妇”来纪念亡夫,以自我惩罚的方式来提醒自己时刻记住救命之恩,这样的决绝,有几人可以做到?
对于当年放弃的女儿,不知这位母亲有个多少次的午夜梦醒,对母亲的选择,旁观的我们都能理解,在彼时彼境,又待如何?传统的中国啊,何况是小儿子,往往都是母亲更加疼爱的心头肉,再加以是独苗老公全家的希望。然而,在感情上,我相信作为母亲她一个也不愿放弃,多次的不愿搬家,只因为怕他们回来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年年的烧纸钱絮叨心里话,只为告慰在天之灵,32年后女儿回来还记得她最后一次对女儿做出的承诺-----明天买西红柿。母亲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纪念。然而,并不是后悔。
剧中我更同情的其实是女儿,7岁的孩子,在地震来临时孤独面对,凭着意志力坚持到有人来救他们,然而母亲的话,让她无异于再次经历一次地震,有什么比被母亲抛弃更加残酷的事?幼年丧亲,人生一大痛事,然而那是无奈的事实,贝多芬在失去亲爱的妈妈之后,虽然也很痛苦,然而毕竟有母亲的温馨回忆支撑自己。7岁的女孩,好强、敏感又自尊,被母亲的话深深刺痛了。据心理学家追踪分析,小时感觉父母偏爱的孩子往往成年后比较抑郁,也是啊,动物尚且争乳,争着母亲的爱怜,何况人呢?
谁来拯救你,我的宝贝?没想到,姐姐竟然从死人堆里走了出来,那个落寞、无助、可怜的小小身影,真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情同此心啊。当然,幸运的是,她最后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军人父母领养了,用时下的话来说,成为高干子女,知识分子家庭,新家庭对她宠爱有加。然而,她却难以展颜一笑,多次从梦中哭醒,梦见的并不是地震时的恐怖,而是被父母抛弃的恐惧。这种心理阴影直接影响到她的恋爱结婚,本来有着美好的前程,却因为不慎与男友有了孩子,而她又执意生下孩子,最后不得不中途退学,淡出养父母和男友的视线,逃离到无人认识的地方,以家教来维持母女俩的生活。
谁来拯救你,我的宝贝?姐姐心头的死结如同冰山般坚硬,对母亲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所以她不愿放弃腹中的孩子,因为那是生命,是自己的骨肉,她不能允许自己像母亲一般放弃。然而,这个结只是藏在他的心里,她并没有将之转化成“恨”,彻底的遗忘,不然,怎么解释她坚持不改名,只随养父姓的举动呢。她给自己留下一道不曾愈合的伤口,不时去舔舔,看似自虐的行为,其实是想用这种方式回忆曾经的幸福。心理学家咨询心理病人时,往往喜欢从其童年的事件中去追根溯源,寻找病患深层的心灵创伤。姐姐的苦与痛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陪伴,而她连个倾诉的对象都没有,她拒绝寻找母亲,拒绝与他们联系,表面是一种仇恨,实际是在自我折磨同时又折磨对方,何其痛哉!
这部电影的主题让我们关注灾后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生者为大,两次大型地震产生多少孤儿,我们在关心他们的温饱问题时,也要关注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
从艺术角度来看,地震场面超越国产片技术,有好莱坞的感觉。我更大的希望是电影能走出感情戏的范畴,给人更多的震撼与心灵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