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出来的教育》05:破除“扫兴父母”的魔咒

2024-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莎莎功夫茶

书名:《笑得出来的教育》

作者:李一诺

第五章:破除“扫兴父母”的魔咒

书摘: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扫兴的父母有一种魔力,跟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反而会加倍;跟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反而会消失。”【感受:很扎心又很真实】

1) 破除魔咒方法一:不提要求,而给力量。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意义是:当孩子想起父母的时候,内心会充满力量。

父母自己要成为有力量的人,而不是依靠孩子的“成就”“出息”来给自己力量。

2) 破除魔咒方法二:永远和孩子站一边

作为孩子最后的港湾,永远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提醒自己永远和孩子站一边。

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孩子愿意听你说话。

不管说什么,先入耳,才能入心。怎么才能入耳呢?孩子只有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接纳和支持,才有可能“入耳”。

3) 破除魔咒方法三:讲道理就是欺负孩子

对年龄小一点的,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语言不是“语言”,是玩耍和互动。

用语言沟通的道理,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所以,你讲的每一番大道理,于孩子而言,都是在降维欺负他。

他们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回应而沉默,但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改。

4) 破除魔咒方法四:快乐从打破规则而来

允许孩子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打破一些小规则,这对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发展健康的心理都是有益处的。

5)其他

在情绪还没被疏导的情况下,孩子是不可能调动理性去解决问题的。

我们的角色是支持孩子们去做他们觉得有趣的事,而不是让他们跟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做我们眼中“性价比最优”的事。一切都得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

一诺总是用科学的方法去颠覆或修正自己的老旧认知,不是依靠本能或者脾性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而是经过思考、学习和沉淀,更科学地去处理。坚持用这种成长型思维方式对待生活的结果是,她在各方面都能大显身手,且依旧笑容灿烂。

【故事案例】

王建郡老师的“变果汁的魔法师”臭鞋子赛道、唱独角大戏、连上3堂动画课

【我思我行】

今天早上,小儿要去学校打乒乓球,昨天回来跟我讲老师要求穿学校新发的球服,问题来了:新发的球服只有上衣,没有短裤,小儿发愁找不到合适的短裤搭配。

他口中的“合适”,是要跟上衣颜色搭配一模一样的裤子。

这就太难为我了,我去哪儿能快速变出一条能完美搭配的裤子呢?

翻箱倒柜五六条裤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比较接近的,但是他又嫌弃裤子上带了数字号码“10”。

那一刻,我想到了这本书上一诺老师的各种哄孩子绝招。

脑海中快速搜寻着要怎么才能符合他的心意呢,终于,想到了家里冬天刮破羽绒服后买了几张补丁贴。

于是拿出补丁贴,他自己选择心意的图案,将那个他嫌弃的数字号码贴上了。

就这样,他开开心心地穿上衣服起床了。

这要是搁以前,我在用各种方法说服他不成功后,估计早发火了。

这个小插曲很像王建郡老师的“变果汁的魔法师”的故事案例,学以致用后果然不一样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