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日更大挑战简友广场

小院·沥青·向日葵

2024-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雨的随记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冬日的暖阳,惬意的小憩,温柔了时光。寻着旧日的足迹,又来到了姑母家的小院门前。

现代的指纹门锁,锁住了昔日的阳光。看着院墙伸出的几支银杏叶,才恍然发觉冬天的阳光会化尽积雪的痕迹。不由想起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站在门口,物是人非。原来姑母的小院已几异其主。院里传来几声狗吠,已不是曾经院里的沥青,再没有了沥青那温柔可人的“呜呜”声。

沥青是一条全身漆黑的母狗,因为一身黑,宛如铺路的沥青,因此而得名。沥青看家本领高强,陌生人根本不敢靠近姑母家的小院。只有在主人的陪同下能进入院子。谁要是径自拿起姑母家的东西,沥青就会扑过去抢夺,除非是姑母喊话,它才罢休。

我和弟弟有时叫它“黑炭”,它一样热情地到家门口迎接,不时跳起来撒娇。平常的日子,我和弟弟一放学就要去姑母家,和沥青耍上一阵。抛物让它捡,把书包放沥青背上让它扛。和沥青在一起的时间是快乐和自由的。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也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沥青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那天,我们放学回家,看到姑母伤心地坐在院子里,我到处找沥青,不见踪影。从姑母口中才得知,它被吃狗肉的人打死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它了。听了姑母的话,我脑子里嗡嗡作响,不知道是怎么走回了家,太阳的温暖也化不开我心中的寒冰。

“你找谁?”一声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回头看了看好像是小院现在的主人。没有回答,我转身离开了。那些被冰雪装点的日子,在阳光下似幻影,早已遗失在身后的浓荫。

姑母去世没能送她最后一程,是我此生的遗憾。每每想起姑母,就想起姑母亲手为我制作的一件桃红色棉袄,从小学三年级就穿到了五年级。姑母攒了好多日子的布票,才买回够做一件棉衣的布匹和棉花。还记得那时候,姑母一下班就坐在院子里,一针一线地缝制棉袄,穿上棉袄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寒风和冰雪从此降服于我的桃色小棉袄。进到学校,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暖和的棉袄是姑母温暖的手,寒风凛冽的时候,总是抚慰着我。

姑母家的小院那一块四四方方的地,一年四季充满了生机。

春天里,地边的桃树开满粉红的桃花,小院变得鲜活起来,阳光下影影绰绰,那一抹粉瞬间点亮了小院,惹得爱花的女孩儿在树下徘徊,希望春风送上几片花瓣,做上一枚漂亮的信笺,留存春天。

夏日里,梨树枝繁叶茂,一把绿伞带来阴凉。秋日里,梨儿挂满枝头,金黄金黄的果实在秋叶中躲躲闪闪,勾住了树下顽皮的孩童。银杏树叶扇呀扇,送走了秋天,迎来了冬雪。下了一夜雪的小院,一片雪白,堆雪人,打雪仗,快乐的声音张了翅膀。

曾记得,姑母家的小院有一块向日葵园。年复一年,那里都会种下一片向日葵。小时候,看到向日葵,不论从名字或是果实,都觉得十分奇妙。常常问姑母:“为什么会叫‘向日葵’啊?”姑母只能支支吾吾说道:“它的花盘会向阳而转,因此得名吧。”

不满意姑母的解释,就去问父亲。父亲说:“向日葵,由于其生长前期的幼株顶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盘会跟着太阳转动得非常明显而得名。”好奇的我又问:“它为什么会向着太阳转啊?”“因为太阳就是它一生的守候。”父亲看着远处说道。

我不满意父亲的回答,却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直到有一天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我不由得又想起向日葵,想起它一生守候的阳光。

读《我与地坛》,总会勾起一些回忆,没有经历作者的苦难,所以肤浅,拉拉杂杂算是一篇更文,同时对学习作业有个交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