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2020-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柚妈充电屋

你用过花呗借呗白条吗?如果有,请谨慎。

蚂蚁招股书显示,支付宝月活用户超过7亿人,其中使用花呗、借呗的用户达到5亿。这个数字真是让人触目惊心。相比于信用卡,网上的这些消费贷更容易得到,有账号,有交易记录,就有借贷额度。

知乎上有很多在校大学生求助的帖子,借了网贷还不上,又不敢告诉父母。局外人总是能很清醒地支招,向父母承认错误,结清网贷,从此不碰。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作为家长,你看到求助的大学生会想什么?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害怕我的孩子也像他们一样,在面对世界上光怪陆离的诱惑时,陷入商家的套路,一步一步越陷越深。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01 防不胜防的消费贷,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大部分人来说,上大学是独立支配金钱的开端。大学生普遍住校,他们要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安排生活开支。

21世纪报曾经报道过一名借贷成瘾的大学生,为了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他在10个网络平台借款,一共欠了3万多,他把贷款额度当成自己的钱。

在众多网络平台之间周旋,能周转得开就叫“以贷养贷”,一旦出现问题,任何一笔借贷都可能成为压垮他的稻草。

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们,对网贷的普及更是推波助澜。连我一个弃用信用卡多年的人,都被套路过。

我经常在某东上买东西,默认的支付方式是白条。我每次买东西都要多点一下,选择其他的支付方式。但有一次我走神了,直接用默认的白条付了款,然后我就欠人家钱了。还款前几天,我收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邀请我白条分期。

白条花呗之类的借贷,跟信用卡一样,有一段时间的免息期。在免息期内还清,没有任何额外的费用,一旦分期,就要承担看起来很优惠,实际利率却超过10%的手续费。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自豪地说,我没让他们赚过我一分钱。我从不分期,也不逾期还款,相当于白用他们的钱一个月,我自己的钱存银行吃利息,我还是赚了。

说实话,我也曾经这么想,我最多的时候有5张信用卡,刷卡的时候很爽,账单一来就傻眼,“我什么时候买过这么多东西”?

后来,我看了《小狗钱钱》,书中给出的一条理财建议就是“剪掉你的信用卡。”我照做了,购物都用现金或储蓄卡里的钱。我神奇地发现,每个月用于消费的钱变少了,特别是非必要的开支,比如咖啡奶茶之类的,花“别人”的钱,真的能助长消费。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02 外边的世界很无奈,怎样才能保护孩子

经常看到网贷文章下面有人评论,网贷消费贷在扼杀年轻人的梦想,应该全面取缔。

这些产品在推广的时候确实用了不太光明的手段,过于描述生活的美好,而没有提示相应风险。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产品也算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就看人们能不能有效利用。

有很多父母也孟母三迁,挑剔地选择着孩子接触的人,接触的环境,就为了给孩子一片洁净的空间。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但孩子终究会长大,会接触真正的世界。

当有一天,孩子从过滤过的世界,到了真实的世界,就如同一只从没学过捕猎,也没有学过逃跑的小老虎,进入了野兽众多的森林里,面对扑面而来的危险,父母真的是鞭长莫及了。

整个社会的金融环境需要改善,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类似的金融产品,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一代又一代地出现。就像以前,个人借贷限于信用卡,现在几乎购物平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产品,令人防不胜防。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在《反溺爱》里,教育专家罗恩·利伯引用财务顾问裘林·戈弗雷的一段话,呼吁家长帮孩子做好应对各种诱惑的准备。裘林·戈弗雷说,孩子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在电视与平板电脑上看到五花八门的东西。如果你幻想能用什么方法保护孩子,就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所以要想保护孩子,远离过度消费的诱惑,就让孩子尽早接触到金钱,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怎样面对金钱的诱惑。

03 给孩子最好的保护,是让他学会花钱

为什么孩子要从小就学花钱?因为如何花钱,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消费观,甚至价值观。是追求名牌,省吃俭用几个月买个名牌包,还是选喜欢的颜色款式不在乎牌子?是上半月大吃大喝下半月吃土,还是做好规划有条不紊的消费?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花钱,其实是得失取舍的权衡。钱是有限的,买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现在花完以后就没有了。

名目众多的消费贷,打破了钱的局限性,最起码在花钱的时候,不用受自己钱包里的钱限制。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消费贷的客户。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花钱是一种选择。爸爸妈妈的钱,买了大房子,就买不了漂亮的跑车,选择去海边,就不能同时再去爬山。选择,也是一种放弃。

为了让孩子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得与失,我们可以在孩子对数字有概念的时候,就给他零花钱。

用爸爸妈妈的钱让孩子理解得失,孩子可能感触不够深,他自己的钱,他才能体会到“切肤之痛”。我家孩子的零花钱,是用来买玩具的。

刚有钱的前几个月,他会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把钱花光,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慢慢地,他开始精打细算,把他想买的玩具列个单子,时时补充新欢,再淘汰不要的。

偶尔能存下点钱,偶尔也需要借债度日。通过有自己的零花钱,孩子学会了越来越多的理财知识。

年轻人深陷消费贷,只是因为自控力差?关于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我在家里开了“妈妈银行”,孩子的零花钱,可以存到我这里,我给利息;他没钱了,可以从我这里借钱,他付我利息。

简单的行为就可以让孩子了解储蓄和负债。他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做个储蓄也算是投资,就可以收获更多的钱。他想提前消费,满足超前欲望,就要付出更多的钱。

为了让他体会人心险恶,我会收取高额的借款利息,通常是借50还100。他借钱买玩具有多爽,还钱的时候就越傻眼。到手的零花钱,还完外债又所剩无几,继续借钱以贷养贷,我会拿他的玩具当抵押品,年底还不上钱,玩具就要变卖还债。

经历过这么一次,他算是深深体会到高利贷的可怕了。

给孩子零花钱,看起来是额外花销,其实是省钱了。孩子没有零花钱的时候,想买什么玩具根本就不管性价比,也不看是不是真的喜欢。等他有了自己的零花钱,他就会精打细算。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就这么点钱,买了变形金刚,就买不了乐高,一定要选最喜欢的
罗恩·利伯的观念是,不跟孩子谈钱,恰恰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在这个金钱横流的社会里,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是让孩子生活在没有金钱捣乱的“乌托邦”里,而是要教会孩子,怎么花钱,怎么看待金钱。帮孩子做好应对金钱的准备,才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