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爱看影视剧次页投稿简书电影院

看完美国首映,我预感下一部刷爆朋友圈的大片就是它

2016-04-20  本文已影响869人  Sir电影

拉仇恨的时候又来了!

今天《美队3》在北京举行发布会。

导演之一乔·罗素,带着电影里的“美队阵营”出席。

“美队”“冬兵”“猎鹰”

据媒体透露,在此之前,迪士尼曝光了40分钟片段——且电影上映前不会试片。

哈哈哈。

《毒舌》上个礼拜就撸过全片了。

vivo手机邀请Sir参加洛杉矶首映礼。

“快到让人飞起来”的vivo Xplay5成功植入《美国队长3》,再次进军好莱坞,带着队长一起“快无边界”

虽然Sir因事错过,但已特派靠谱作者探个究竟。

看后,这妹子滔滔不绝跟Sir掰扯了两个小时的越洋电话。

有!这!么!好!吗!

不管她有没夸大,《美队3》几个关键看点,Sir是掌握了。

作为首个中文媒体,这~就~曝~光~

放心,绝不剧透。

来,跟上!

首先,纠正一个看法。

记得第一支预告出来后,一众网友断言——

《美队3》成功打败《X战警:第一战》,成为最基情四射的超级英雄电影。

Sir也这么认为。

但据妹子说,她现在只想打死那个剪预告的——

完全没有展示影片精华!

妹子出来后被导演罗素兄弟成功圈粉。

他们用《美队3》证明——

流水化的超级英雄大片,仍然可以完成个性化追求。

注:以下观感综合基友感受及部分外媒。

毫无疑问,《美队3》是一部超值大片。

当年《美队2》最让人忘不了的,是带血的打戏。

它抛弃了《雷神》《钢铁侠》等其他同类,一伸手、一抬腿就能从20米开外干掉敌人的“超能力”打法。

采用近身搏斗,致敬“谍影重重”。

《美队3》继承这种硬碰硬的风格。

黑豹对峙冬兵的每场打戏,都拍出真实的冷战酷感

黑豹是新人。

怀着对巴基的私人恩怨,加入钢铁侠阵营。

所以,比起其他超级英雄还念旧情的对战——

黑豹下手,快,准,狠,招招致命。

两人都是肉搏好手。

美队、黑豹、冬兵三人在公路上的这场追逐混战,会让你站起来。

导演物尽其用地激发出他们各自优势——

冬兵的钢臂。

美队的盾牌。

黑豹的振金爪。

以及他像豹子一样的敏捷。

让这场三人缠斗惊险连连。

另一场重要打戏,是影片高潮,美队+巴基VS钢铁侠。

小空间对战,玩不了追车爆破,更注重格斗技巧。

拳头,腿,盾牌轮流使用。

动作干脆利落。

看这盾接的

重击、掏心。

没流一滴血,也完全展示出巴基拳头的威力。

而当需要使用超能力时,《美队3》玩的又是控制力与想象力

机场大战。

第一次全员到齐。

两方人马各自站队,正面交锋。

11个超级英雄,每个人物都会亮招。

但跟《复联2》所有人原地摆造型不同。

《美队3》打得更聪明

比如预告片出现过的——

蚁人站在鹰眼的箭上,狙击钢铁侠。

幻视瞬间移动,为黑豹挡车。

还有初次登场的蜘蛛侠,用网将飞在半空的猎鹰捞下来——

在之前的蜘蛛侠,你何曾看过如此逗比的战斗策略。

当然,光靠打,无法让影片成为“至今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

同样是超级英雄撕逼,《蝙超》被许多人诟病的地方在于:

步子大,扯到蛋。

漫画背后故事太长,想在两个小时内说完,不可能。

结果只能让两个大老爷没见几次面就动手。

就算最后用“我要救我妈”这样感情牌,也难让观众入戏。

相比之下,漫威老练得多。

《美队3》的故事背景,是八年,十二片搭建。

各种盘根交错的恩怨情仇,早就在《复联2》,《美队2》,《复联1》,铺垫细密。

《复联2》结尾,索科维亚大战,177人死亡,4870亿美元烧光——

正是《美队3》开头。

由此牵引出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对立。

该不该限制超级英雄。

但导演罗素兄弟虚晃一枪后,再次回归他们擅长的个人恩怨对抗。

让美队、冬兵、钢铁侠之间的战争私人化。

这正是之前预告片屡被诟病“基”的原因。

缺点当然是输了格局。

但好处是,罗素兄弟把看家本事——刻画内心戏用到尽。

《美队3》将为我们奉献出一个前所未见的钢铁侠。

史塔克不再是印象中桀骜不驯的自大狂。

他开始受伤,更有人情味。

你将看到他暴露出更脆弱的内心。

导演没有偏袒哪一方。

两方冲突不是“为自由和权利而战”的口号站队,而具体到每个角色之间的忠诚、背叛、复仇。

说白了,就算“基”,也“基”出真感情。

要知道,在这些人陪了我们八年后,你很难选择站在谁一边,希望另一边狗带。

这种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挣扎,贯穿全戏。

悲剧归悲剧——

漫威最拿手的笑料,也没落下。

比如蚁人初见队长,一脸小粉丝状。

见到你很高兴……我好像握你手握得太久了……

天啦噜,你这肌肉(捏胸)

最亮眼的,还是新人蜘蛛侠。

不少外媒就表示:蜘蛛侠抢走了整部电影的风采。

他不再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压得紧张兮兮。

更像一个无知无畏的逗比。

被钢铁侠招安时,他还犹犹豫豫不想去,原因是——

我要写作业。

喜欢边打架边叨逼叨(另一个死侍?)——

虽然功夫最弱(他的定位是初出茅庐),但经常会使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一招制敌。

总之,离开电影院,你绝对会迫不及待想再次看到他。

如果说《蝙超》是《神奇女侠》的超长预告,那《美队3》就是漫威即将在2017年推出重启版《蜘蛛侠:归来》的最好前戏。

不可否认,影片也有缺点——

比如漫威绕不过的硬伤,弱到毫无存在感的反派形象。

可以预计,电影出来后,泽莫男爵将成为整部电影最大短板——

但总体来说,《美队3》瑕不掩瑜。

近年来,漫威的制片方式开始受到质疑。

尤其是2014年5月份,《蚁人》的换导风波,曾让漫威陷入“导演工具论”的争议——

导演只是执行漫威上层意志的工具。

《蚁人》的原定导演是《僵尸肖恩》《世界尽头》的埃德加·赖特

当导演与漫威整体理念不合时——

换!

这种做法固然抹杀导演个性,但也保证漫威宇宙的完整性。

漫威也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DC的暗黑、索尼的青春派、福克斯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戏的自己的路——

DC的《蝙蝠侠》、索尼的《蜘蛛侠》、福克斯的《X战警》

尽量不跟政治沾边,不搞道德包袱,简单的爱恨情仇,幽默诙谐的台词,无伤大雅的恶趣味……

几部成功作品,都出自喜剧起家的“小导演”之手。

拍《钢铁侠1》前,导演乔恩·费儒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三流喜剧演员。

他在《老友记》里客串过猛追莫妮卡的百万富翁

《银河护卫队》的詹姆斯·古恩,拍的大多是B级片。

拍《美国队长2》前,意大利导演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长年拍情景喜剧(《废柴联盟》)。

鲜有电影经验。

尤其是罗素兄弟,显然已成漫威押对的金矿。

他们“听话”,但不乏创新。

比如——

两兄弟从小爱看70年代惊悚片,《美队2》老派冷硬的谍战风就来源于此。

成功将美国队长的形象,从第一部中一个行走的道德标杆,变成有血有肉的人。

成就出漫威宇宙最好的文戏。

《美队》系列好评度已超《钢铁侠》。

《钢铁侠》1-3:94%→72%→79%

《美队》1-3:79%→89%→94%

如今,在《复联2》遭遇差评(烂番茄75%)后,漫威已决定——

把接下来最重头的大戏,《复联3》上下两部,交给罗素兄弟执导。

说白了,今天,我们看漫威电影,已不仅仅是消费一部,而是在慢慢完整整个世界观。

这太可怕了。

也就是说,尽管时常被吐槽“流水线作业”,甚至拍砸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去电影院满足好奇心。

具体到《美队3》,就算抹去——

烂番茄94%新鲜度。

Metacritic给出的86分

《帝国》满分评价:

这部电影将大片的阵容、视觉效果,和成人式的惊悚情节结合,是漫威史上从未有过的。

它依然会是一颗票房核弹。

也许评价《美队3》。

Total Film说得最准确——

这不是美队阵营或钢铁侠阵营的胜利。

这是漫威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