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散文随笔散文

在阳新的青年岁月(三) 和乡村的距离

2019-04-05  本文已影响29人  肖本亮

昨日,从重庆市回来之后,我立即回到祭祖的老家,赶清明节。
在村里,我有种与世界隔绝的感触。当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可以通过网上看到,许不是我与世界隔绝,是我不能一直缜密地学习。

在村里,是十分有局限的。但我们的思维不能局限,时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要有坚持在改革开放路上探索新中国未来的勇气和勤奋。

阳新的岁月,3月到4月,转眼而来。清明节期间,我和二位叔伯一起完成了祭祖任务之后,他们归去,我留下来继续陪祖父祖母。假期之间,略有时间。狗也被我带回了老家。老家房子很小,只有四十平米,三个人居住。全家的物品拜访了70%,人活动不到20%。如今和我祖父祖母的隔阂愈来愈大,讲话都是超大的声音,有时也大声争执。祖父供我上大学,而今我大学毕业,创业,想用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过得更好。但贫穷如我,白手起家的路途十分遥远。我不得不用所有的业务时间来看书和学习,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我都学。当然我甚至想着通过写文学作品来赚取稿费生活。当然这些和我经商的理念,是不符合的。因为从我工作的现象来看,写作的时间远远不及经营的时间所得现金更多。

这是比较矛盾的思考,当然我还是准备全力将公司的阳新办事处做好。而人才一说,对我来说比较遥远。人才是需要资金的,而我司基本没有存款,还存在经营上的困难。这些是现实,我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我除了给老家买米、买油、给电费、建设新房子、于祖父祖母几乎没有其他的帮助了。不知何时,我也有过在村里的无聊,我主动想住在村里,然后早上去城里上班,晚上还是回到村里生活。这也许是 因为我的恋家情结吧。或许也因我不愿意做饭,偷懒的缘故吧。

不知何时,我已不如前些年,不如年少时候对生活的激情。也许还是我太年轻了,没有意识到危机,没有刻骨铭心的生命之艰辛。但我已感到压力,那种和祖父祖母交流上的压力,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的压力,被多多怪异的乡土思维的怪异,或许这正是在城里生活了十几年的我,对本来的土生土长的乡村的一种隔阂吧。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足够努力,我能维持生活和亲人的平静,也能将我的生活过成诗意。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我如今雀跃欲试地想起,这从未有过的分别。

我和乡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也正是因为这遥远,我变得有些恐惧生活负于我的压力。也许明天会有好转。8日,我将到长沙市谈印刷的合作。当然我得做出些考察。这时候我不得不对武汉市做出反映了,因为武汉市是我印刷考察的一个重点工作。武汉市是我选择印刷合作商的重点城市。 我将细分印刷合作的细节,质检是未来我司进入产品线的一个重要关卡。正是因为没有质检,我司的产品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

未来的思维将是以做精品为主的定制出版业。这时候我又开始思考,出版业和乡村,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这是一个严格的反应。前几日到重庆出版集团,他们文艺分社提出的合作方案是常规选题,这意味着我司将要从自费转向常规的一个过渡,专门城成立一个优质的编辑部门,做出些优质的常规选题图书。

阿里巴巴的理念是:客户第一,这个理念一直值得我们思考。苏引华提出:员工是公司最大的客户。这些理念我都是同意的。这时候我开始思考,我司的业务,和乡村振兴有什么关系?似乎暂时不能展现出直接关系出来。我正在思考,也许我大一些的城市转向小县城,就是一种关系吧。这样我和乡村的距离,才算是近了一些,这时候至少是地理距离上,近了一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