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烟酒茶

大明1566

2018-08-10  本文已影响17人  马唐

大明1566之学习笔记:

嘉靖曰: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

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

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

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以上,一番充满玄妙精神的训话,不经意间道出了王朝构筑的本质:

所谓外儒内法,便是以调和阴阳为主,法律条文为辅。

在道德的精心包裹下,再严明的法律也失去了自己的力度,日益腐蚀,和光同尘。

就像紫金城的回廊一样,无论是徐阶还是张居正,改革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

因为他们对抗的不只是严嵩严世藩,也不只是嘉靖,而是强大的传统。

作为完美人格,海瑞秉承的是外法内儒的原则,行事的原则是大明律,支撑行事的动力则是儒家文化。

这也就是源源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德上必须保持完美,否则最大的支撑力便会瞬间坍塌,这个人设就会瞬间黯淡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在王朝构建模式中,儒是一层包裹在外面的外衣。

外衣光鲜,却可以肆意揉捏。

内核灰暗,但必须保持坚硬。

海瑞和嘉靖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对人类来说,保持人格的绝对纯净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外法内儒,这样的理想社会永远只能是不存在的乌托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不存在海瑞这样的人,不存在某种苍凉中的奋进。

大明1566的悲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腐败是一时一事的悲剧,

制度是一朝一代的悲剧。

文章告诉我们这个真理:

一个大家全部是海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乌托邦。

如果这个社会需要海瑞,那么这一定是一个悲惨世界。

如果这个社会人人以海瑞之品质要求自己,这个世界,明天会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