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常
文|杨小妹一二一
拥挤的电梯,急匆匆的脚步,路上的校车,父母的催促,这些情景加起来,都在告诉我们,寒假结束,神兽回笼了!
好长时间,早上七点半我出门按电梯,电梯都快速来到我的楼层。同一个时间,同一趟电梯,总会遇到楼上的同一个邻居。有次我主动搭话,说道,“好巧啊,每天早上就咱们两个上班”。她也看着我面熟,就聊了两句。
从今天起就回归了,电梯一路奔向高层,接着就是漫漫的等待,等来到中层时,人要硬往里面挤才可以进去。出了电梯,大人,小孩,一个个步履匆匆奔向目的地。
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公交车站,路边有位妈妈穿着围裙,骑着小电摩,载着她的女儿也来到了车站旁。好久没见她了,她们正在等幼儿园校车。记得有一次是小女孩爸爸送她上学,校车来了,她哭的哇哇作响,爸爸无奈之下又带着她回家了。
我要等的车也来了,箭步冲到车跟前,已经成了我的常态。车子开动了,我随意瞥了一眼,看到旁边座位上的一位中年人一直盯着手机中的摄像头。这种场景好熟悉,我应该在这趟车上,碰到他好几次了吧!即使最终没有记住他长什么样子!
旁边的中年人开始对着摄像头说话了,“我给你说,43必须给我出门。非得弄的迟到不可,五分钟你能到吗?赶紧穿鞋穿袜子去,一分钟穿好,红领巾边走边带。弄个啥事慢吞吞的!”。
快点,快点,短短几分钟,快点这个词从这位中年人口中冒出了十几次。然而手机镜头里的孩子不紧不慢的干着一件件事,镜头外的爸爸着急的心情无处安放,我猜他下一秒就想冲上去,提着孩子冲出大门。“你不要扣衣服了,赶紧背书包带红领巾去。这一分钟一分钟就让你这么浪费掉了。五分钟你能到吗?快点!站着喝,非要坐着喝,喝个药还要放杯子冲,直接撕了放嘴里喝了”。
哎,老父亲长呼一口气,一直盯着手机中的摄像头。对面没有叮叮咚咚的声音了,我以为孩子已经出门了,其实她还没出门呢。这边,这位爸爸又开始向孩子发问了,“七点五十分了。你想几点到?”,孩子说道,“老师说了,如果要晚到的话,尽量不要在升国旗的时候来”。爸爸问,“你这是想哭吗?”,孩子说,“没有,发烧太痛苦了”。终于爸爸的声音趋于平静,开始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询问温度,身体是否乏力?孩子对着摄像头跟爸爸你一言我一语。
对这位中年爸爸来说,看着摄像头中的孩子,不断地催促、提醒孩子怎么做,就是他每天早上的常态。
我也该下车了,今天早上又堵车,我刚到地铁口,眼睁睁的看着两趟车走远。不想再迟到了,我挡了一辆出租车,一路堵堵堵,终于赶在九点之前到公司了,这和公交车的速度一模一样。或许,堵车,赶车,本身就是我这个打工族上班路上的常态。
再过一周就习惯了,一切即将回归正常。
对了,孩子也放到了学校对面的午托班,不用每天中午接回家了。辅导作业,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又成了我这个老母亲每天的日常!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4793/b2d92840e5343b00.png)
素材灵感,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了一位年轻妈妈送孩子坐校车,好平常的一件事,可是好久没有遇到她们了。突然意识到,一切事情都在变的和之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