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最好状态。
读书的最好状态是什么?心无旁骛,涵泳其中,感同身受。
读完后,回味无穷且有所收获。
读书其实是一件挺私密的事情,是一种内在需求,又是一种个人爱好。
当然,人和人是不同的。对待同一种事物的看法和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读书,不能把它当做是负担,也不能把它当做是任务。因为以这样的心态去读书,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会耗费读者的精力,也会使读者不能沉浸其中,不能很好的与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也不能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这里不再赘述。
在我认为,读书的过程应该是纯粹的,没有压迫感的。不能一边心里督促着自己今天要读10页书又一边读书。这样读书会三心二意,读书的效果不是很好,读书的感受也会大打折扣。
读书时,心态平和、心无旁骛。读书时,只有读书这一件事,再无其他,全副身心只关注以此。
当然,读书不仅需要投入时间、精力,也是需要投入情感的。与作者共鸣,与主人公同在,才能做到感同身受,才能感受到文字的情感,故事的酸甜苦辣,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复杂多变,人性的不可琢磨。
读书,不仅读的是文字和故事,其实读的是生命、人生、社会和情感。一个个文字的不同排序,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的生命感受。它会丰富我们的情感,提升我们的认知,完善我们的心智。
读书重要,读书的过程更重要。
有的人标榜我一年能读多少本书,读书有多么多么快。这无所谓,也没必要攀比和比较,因为没有标准可以参考。你读你的,他读他的,我读我的,挺好,万不可进入竞争状态。这样做就把书给读歪了。
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到死也没读明白;
有的人只读了三言两语,却改变了一生。
有的人读书,读到了嘴上;
有的人读书,读到了心里。
有的人读书,是读给别人看的;
有的人读书,是读给自己的。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证明自己博闻强记,知识渊博;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看到别样的世界。
出发点不一样,结局就会不同。
同样是读书,读同一本书,有人读出了人间冷暖,有人读出了儿女情长,有人读书了命运多舛,有人读出了世态炎凉,有人读书了生命的力量……
有的人喜欢读历史,有的人喜欢读经济,有的人喜欢读心理,有的人喜欢读游记,有的人喜欢读小说,有的人喜欢读纪实文学……
找到自己的读书方向,找到自己的读书节奏,找到自己的读书兴趣点,比读多少书要重要的多。
当拿起一本书时,自己能够跟着文字的描述沉浸其中,我们看到就不是文字,我们看到的是金戈铁马,是背水一战,是万马奔腾,是尸横遍野,是颠沛流离,是人性险恶,是万般无奈,是走投无路,是不知所措,是无可奈何,是视死如归,是万念俱灰,是生不如死,是赤胆忠心……
是一幅幅画面,是一个个场景,是一个个片段。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生老病死,是一个个朝代的建立、兴盛和灭亡。
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无声的流淌,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弄潮儿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助演……
好好读书,真的是一种享受,一份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