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作文互批
———在量化与细化中获取作文的真谛
本学期伊始,学校组织我们七年级语文组郑重召开一次会议,对于展开“学生互批作文”的课题研究进行布署安排。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是一直都在做的事,但具体作为一个课题却让我觉得有点小题大作。
学生作文互改,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难事,每次改完我二次批改都会觉得他们互批是浪费了时间。因而以往这样的事情我也只是让他们通过互批去发现好作文罢了。
但现在学校布置的任务很显然是件大工程。怎样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批改作文,并从中获得到成长与进步?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学生,大部分人写六百字不是难事,难得是写怎样的六百字。但也有一些同学从小的习惯就是读作文背范文,并不真正会写作文。
第一步,我根据学生现状先设定基本框架:一篇作文的基础要求。
1.不照抄照搬,独立创作。
2.能够做到字数达标。
3.格式基本正确。
对于这些,根据作文满分35分的分值我定位基础分为20分,加上书写5分,共25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标题格式。1分
(标题内容正确,格式符合书写要求。)
2.段落格式。1分
(段落分配恰当合理,格式正确。)
3.字数要求。8分
(字数符合作文要求。不能抄袭。)
4.错别字。5分
(一个字0.5分,最多扣5分)
5.病句。3分
(一句话0.5分,最多扣3分)
6.标点。2分
(一个标点0.5分,最多扣2分)
7.书写。5分
(包括字体与卷面,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第一阶段经过两次逐项量化打分评价后,学生不仅能给出一个较恰当的分,而且基本掌握了一篇作文最基础的要求。这样学生自己就养成了在写作的时候主动对自己的文章有一个约束与要求的习惯。更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写作文还是批作文,部分同学遇到不会写字的情况,会查字典解决问题。这个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第二步,给学生增加权重。在学生掌握基础要求打分的情况下,在互批一项中加入审题与选材。这需要根据题目,给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上次写《我的一天》,我给出的要求是:
1.读完文章后,你是否读出了这是怎样的一天?如果有,计3分。如果是流水账,不给分。
2.是否每个选材都能为中心服务,如果都符合中心,计2分。有部分不符合的,计1分。
3.如果你读出来是一个消极懈怠的一天,在原来的基础上,扣3分。
第二阶段将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在一个过程中学生重点学习审题与选材。
第三步,全部放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互批之后,35分的分值全部交给学生。学生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细节。对作文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句子是否生动优美,段落的衔接是否自然贴切,是否有细节描写与亮点特色,立意是否新颖别致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可酌情加分。
最后,经过三个阶段的作文互批与认真训练,我们希望学生不仅学会怎样互批作文,而且学会按照标准与要求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高分作文,最终能够获取作文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