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节奏
一、从央视春晚《只此青绿》聊起
在今天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统计,看过春晚舞蹈《只此青绿》的老师有哪些?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我们请几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关于这个舞蹈,你所知道的有哪些?
……(请3——5名老师讲述)
看来我们的老师们不缺乏美的感受力,也不缺少收集信息的能力,非常好。
主创周莉亚与韩真经过1年8个月紧锣密鼓的创作,成功将《千里江山图》的意象以舞蹈诗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舞蹈“入画”。全剧有两条线索,一条讲述了《千里江山图》展出之前,故宫博物院的展卷人正在潜心研究这幅旷世奇作;在另一条线索上,千年之前的北宋少年画师王希孟即将完成《千里江山图》。随着画卷的展开,展卷人带领观众游历山河,与王希孟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只此青绿》的选材概念和想法在两位主创老师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像一粒种子一样,从心里生长出来,达到一种通透的感觉。这种通透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随着经验和在创作上自我话语权的增长,拓展出了创作空间,演活了《千里江山图》。有人认为,《千里江山图》成就了《只此青绿》。《只此青绿》中安静的力量不是被外在的空间所控制的,其实和画画是一样的,最高的境界一定是真正在自己的时空里绘画,而不是被外界所干扰。“青绿”所给人的沉浸感和进入感,确实是两个编导自己的成长和自己所酝酿的创作空间,真正进入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想象的空间,所以说才不会被外界的很多东西所拘泥。可能最适合的评价是:《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的深耕和弘扬,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只此青绿》中可以看到两位编导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找到了自信。
有网友说:看了央视春晚,感觉从”文化自信“走向了“文化膨胀”!好的艺术家要经过一个积累的阶段以后才会有这样的自信,才会找到这样的节奏,并且一定要把你带入到他自己的时空里去,一定要把你带入他自己的节奏里去。
二、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读书和写作
1、你上一次读书是什么时候
读什么
“腹有诗书气自华”。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哪些书籍呢?在座的都是幼儿教师,我们先说一下和专业有关的阅读。至于书籍的选择,给到大家的建议有这么三类,第一是杂志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导读》《学前教育研究》等,都是我们专业较好的期刊,可以直接选择,每个杂志上都有相关的理论和专家话语需要细细的品读,并写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另外是从师范大学的出版社或者网站找资源,类似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等,设置中有相应的专业,不同视角的书籍,出版社会定期的与相关书籍的介绍,我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都可以学习;第三借助于网上的直接搜索,针对我们想了解的关键的字词就可以有很多文章值得我们阅读。从优秀书籍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及阅读与写作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开展“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教师阅读与写作专题培训会。
怎样读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要以积极的心态,漫步书海,启迪智慧,润泽心灵,让教育梦想因读书而精彩。
“如何有效阅读?”有一句俗话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直接在书上批注,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成为自己的积累,推荐康奈儿笔记本。(三部分,有没有老师知道使用方法)学以致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将阅读与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与书结伴、以书会友、感悟生活、习德修身,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书写美好的人生篇章。
提倡教师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通过阅读与写作帮助教师形成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构建书香浓郁的园所文化。
什么才叫读懂,或者为什么读
带着问题去读书,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目标明确,效率也很高。
怎么算懂了呢?这里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回答:“我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其实这和著名的费曼学习法也是一样,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的语言筛选组织书中的核心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就可以说基本读懂了。如果关上书什么都说不出来,可能你享受的只是阅读的一种快意,迈不过这个坎,就无法真正有效读书。
以上,我们聊的是阅读,相对写作来说,阅读是输入,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让我们有底气输出,而不会在写作的时候觉得匮乏和晦涩。
写作:
一、第一张A4纸
在谈到写作之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游戏吧,请为每个老师准备一张A4纸。
老师们请写下:
麻雀走路步步();
老人()白,少女()红;
火车进站冒()烟,火车出站冒()烟;
从二楼教室到一楼礼堂,要经过()级台阶;
这个完型填空,大家觉得考的是我们的什么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的,都有涵盖。
(有人会填“麻雀走路步步跳”。你们观察了没有,麻雀走路跟鸡走路是不一样的,不是这么迈着步走,是噔噔噔这么跳。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写“麻雀走路步步印”,印章的“印”,为什么呢?就是麻雀一旦走在那种湿的地上,你看到它这么跳,地上就出现一串麻雀的小脚印,这个很有意思。
现在咱们当然看不见火车烧煤了,绿皮车的时代,或者更早蒸汽机车的时代,进站和出站的火车冒的烟是不一样的。进站的时候,为了城市环保,加上速度越来越慢,不让它烧煤,所以进站的时候火车冒的都是白烟。但是出站的时候你要加速,你要填很多的煤进去,就冒的是黑烟。这些都是细节,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历史或者知识。如果你不进行,写文章的时候可能就写错了。
最后那个台阶有多少级。大家可能会说我们哪记得台阶多少数。有一个例子,说有一年宋美龄去拜谒中山陵,各家报馆都在写这篇文章。只有其中一家报馆写说,“中山陵由平地到陵上的石阶是392级”。就用这句话做开头,拔了头筹。这种细节的体现,就能够把人带到那个情境当中去。这392级台阶,一下子就体现出了那些人为什么后来气喘吁吁地冒汗,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
二、第二张A4纸
请三折,然后在上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写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百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读写的什么?一场雨,大地湿润,空气清新,旅舍青翠,一杯薄酒,与友相别。
王维写离别,四句就解决了。现在,游戏开始,请大家用现代的白话文,把这四句诗写成一篇散文。
……
我给大家念一篇范文,先听一下开头,你就能感觉到白话文和诗词的区别:
连日春风把柳枝染绿,拉长。早晨一阵细雨把高原的尘土压下去。这样的好气候好景色,旅行的人也要多住几天,你却要开始远行。
这是“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变奏”。
我们来送你一程,心里想的却是挽留。你看这一丝一丝的雨水,滴进一粒一粒的尘土,长出一颗一颗的禾苗,做成一粥一饭。你看这些人,和你同饮一口井里的水,同吃一块田里长出来的庄稼,几乎是同时长出这一身结实的肌肉。你看我,我看你,亲切,顺眼。我们端起酒杯,真心希望你喝下这杯酒以后,突然决定卸下行装,说一句“我不走了”。
好,下面我们转入正题,说点实用的吧,先和大家聊聊我们写的反思。什么是反思?反思是记录后的分析,是真正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升华。听说有一些教师非常喜欢在自己的反思中摘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中的语句,不管自己的描述是什么,或自己想表达什么意思,总感觉摘抄了这些文字就能提升自己文章的品味。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确切的。希望教师们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要旨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把它写下来,这样才是最适合的。如果仅仅机械的摘抄几句文件中的语句,不仅不利于教师反思,还会限制教师的思考力。为什么强调自己的,因为你学习后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就象一开始和大家聊的《只此青绿》的编排,从酝酿到学习,必须有一个发芽和生长的过程。
张园今天给我的一个命题是和大家聊一下如何写总结。总结是什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回顾。所以,要想写好总结,必须先写好计划,然后对照计划来回望自己有哪些成就哪些不足。计划怎么写呢?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目标和要求来拟定,比如省、市、区的计划,幼儿园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教研计划,年级组的工作计划,这样个人的计划和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字语言最好能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写出来的东西读一遍,自己读得不是很满意,需要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可以让别人阅读。如果自己读下来都有些不知所云,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