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19自我驱动力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4人
芳华主创团_内调
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前年后折腾16年,还是搞不定英语,为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英语考试才是真正的刚需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的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因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我们之前提到过特立独行且正确,有什么样刚需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能给出的答案就是把主动分析当做刚需的人。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的要死,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接下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他们,因为那可是刚需。
分析对我来说就是刚需,若我认定某个问题需要一个解释,那我就会不断地思考 观察 分析 总结 补充,再思考 再观察 再分析 再总结 再补充,这个过程很可能,长达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
我的前老板俞敏洪同学,有一句著名的话
优秀是一种习惯
什么是牛人?
一般来说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很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
实际上如果是刚需,你是根本不会等待1分1秒的,因为不做对你来说损失很大,所以即便是做不好,你也会硬着头皮去做,不要再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大脑是可塑的。
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还可能被自我塑造。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