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思想发光—谈设计师的精进
就在昨天,看到了一则报道,是关于一位日本大妈,因为清洁东京羽田机场而被评为日本“国宝级匠人”,这则新闻引起了大家很多的关注,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如果这个大妈在中国会怎么样这件事上,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国人对职业生存现状的反思,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大家大谈特谈要有“工匠精神”,但实质上国人对“工匠”二字的理解和对各种岗位的尊重,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标榜“精神”的程度。
新春津子我们今天不谈论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我想谈的是从这位叫“新津春子”的日本大妈身上学习到的,一位职业人应当如何精进。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了2016的IxDC国际用户体验设计大会,在会上感受到了很多设计师都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充满困惑,看不清晰,大会更多讲的都是产品设计,而这点上让很多人也更加困惑,难道要每一个设计师都要转去做产品?感觉产品就是比设计要高上那么一截,设计师的归宿都是产品经理?
这几天我也思考很多,感觉其实我们对“设计师”这三个字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问题,设计师不应该是制图员,而高Level的也不是岗位本身,不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UI设计师,高Level的其实是一种全局的思维和对工作本身的系统思考。
任何一个行业,制约职业发展的都不是职业本身,而是一个人眼界和思想。
日本的那位清洁大妈和成千上万的清洁大妈区别在哪?
我们假想这样一个场景,当看到一块污垢,普通人的做法是哦,看到了,那清理掉就可以了。实在清理不干净怎么办?那就算了吧,我已经努力过了,很使劲的搽过了。为什么人们特别喜欢往这里扔垃圾?不知道,或许是他们素质太差吧……
我们都过多的沉浸在琐碎的眼前事物上,我们在忙于解决或者推卸问题,如此这般,我们和普通清洁大妈一样,完成一个个工作,日日重复,似乎毫无希望。
那反过来看看那位日本大妈是怎么做的?她善于总结,勤于学习,她会全局思考问题背后的症结究竟是什么,解决掉它,并且建立自己的方法论,把总结的经验和心得培训于机场700名清扫工队伍,于是她在一个别人都看不上的职位上,做出了惊人的成就。
看到这里,我想你肯定明白我想说什么了。
是的,学会思考和总结,学会用全局的眼界光看待世界,才是职业能够得到精进的不二法门。
中国历史上对工匠评价不高,但为什么时间的长河中那么多的工匠,鲁班能被人们记住并崇尚为“百工圣祖”?鲁班能发明或发现的?无数的匠人,但真的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他之前或者同一时期发现?仔细回顾,我们是从哪里知道鲁班的?对,是故事,一个个故事的流传丰满了鲁班的形象。那故事又是什么?是记述,是传播,是总结,是思想。
我们学习产品思维是因为我们要用产品的眼光去做设计,要把视野放宽全局,多角度为用户设计更加良好的体验。我们学会总结,不满足于每一次的完成,让设计本身更加丰满。我们学会思考,构思设计的边界,找到方法论,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让你的思想发光,与同在路上的设计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