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孩子,爸妈能为你做些什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略谈

2021-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五漫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这其实是个有点老生常谈的问题。

在今年10月10日,也即,第三十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发现,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而其重点就是要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问题。很明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被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何道理?

事实上,日常生活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身边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会有报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这并不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导致我们可能有一种错觉,发现身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的案例,越来越多,而是实有可证,拿抑郁症来说,根据有关调查和统计,全球范围内有约  20% 的儿童和青少年经历过抑郁症状。在中国,这个比例也接近国际水平。

一项在 2018 年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19.85%,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 23.7%。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 5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2019-2020)》显示,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仅有 1.9%~3.3%,但在初中的孩子当中,这个比例上升到  7.6%~8.6%。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高10.9%~12.5%。

为此,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提出这个主题,也是正当其时。它是在提醒我们,需要重视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积极重视孩子的心理和个性成长。

然而,有一些教育过程中误区,在我们的孩子还是儿童的时代就开始了,这些误区的存在,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过往的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和认知不够全面,甚至是缺乏的情况下,所以便习惯经验主义,或默认沿袭父辈的教育方式。

那么,这里想简单聊聊如下三方面问题,即:①教育孩子的初衷是什么?②孩子“不听话”的背后是否还藏有其他原因?③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可以怎么做?

01 教育孩子的初心是什么

我们教养孩子的初心,究竟是想控制孩子,还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三字经》里提到过:养不教父之过。怎么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深知责任重大,也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育儿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为很多家长推崇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就是用严苛和绝对权威式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不听话,或者不顺承,可以用严厉的惩罚来约束孩子,甚至必要时会动手打孩子,以起到惩戒,让孩子能有效服从的教养方式。

那么,“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吗?可能会有家长说“有”,甚至能举出很多例子。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这其实是有概率的,同一种教育模式下,可能会培养出不同的情况的孩子。但谁有能保证自己的棍棒下,教育出来的会是个表面顺承,等父母老了后,就开始报复的逆子呢?又或者,最后成为一个失去自我,见谁就是讨好型人格的,老好人呢?

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棍棒下教育的负面案例,最后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可能会有家长会说,“以前的孩子不也在打骂中长大?”

是现在孩子变脆弱了?

显然不是。恰恰相反,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但我们却没有发现,周遭的一切已经变了。我们会有意无意的秉承上一代教育理念,然而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我们那时的父母,学历普遍不高,那辈人的学习状态的要求的观念也与我们大相径庭。我们那时候的父母,很多是可以接受孩子学习上的任何状态,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我始终记得,我的父母亲,当时都可以接受我去考一个好的专科,因为好的专科可以分配到工资福利都非常好的国有事业单位。最后到时我自己要求较高,放弃了可以被专科学校录取的机会,考进了片区较重点的高中,梦想着未来能考取大学本科。

而我们当代的父母,还有多少人,能接受自己孩子考不上大学呢?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代人为人父母,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

再回到教育孩子的初衷,扪心自问,究竟为了什么?我们抚养孩子成人,仅仅就是为了孩子“听话”么,按照我们的意志去成长么?

当然不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自我控制,知进退,懂分寸;希望孩子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靠自己的能力而活得游刃有余,而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过的没有尊严;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让孩子能成为他们自己可以成为最好的样子。

本着这样的宗旨和初衷,我们会发现或许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代替“棍棒”控制。比如,让孩子自己给出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家长给出底线,在不超越底线的情况下,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而不是全都是家长的意志。同时,为人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此才能扶正孩子身心,使其更好的,茁壮成长。

02 孩子“不乖”的表象后,藏着什么秘密?

这里分享几个我们对常见的孩子表现“不乖”的认知误区。

1,很多孩子挑食,可能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是因为他们的味蕾和嗅觉特别灵敏,和大人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你的美味,对孩子不同孩子,也不同,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会是洪水猛兽。

2,孩子磨蹭,也许是真的被冤枉了。6岁以下的孩子爱磨蹭,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慢性子,而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时间概念。有研究表明,直到上小学后,孩子的大脑时间概念区,才真正开始会运作。

3,孩子无缘无故的“不听话”,背后有着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原因:

①一些问题和道理,不能说太多遍,尤其正确的话。这是心理学著名的“超限效应”。说的越多,说服力越弱,会引起孩子逆反。

②家长容易忽视了孩子的发声,且常凭自己的经验逻辑判断,不接受孩子的反驳。

比如,小孩子某天,拿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回来,家长的第一直觉多数会是,孩子偷拿了学校的东西。而且,常会不相信孩子的解释,更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样后果就是,孩子以后对父母失去信任,不再愿意和父母说自己的事情。

③当孩子听到父母长辈,用“你必须……”的方式说话时,而不告诉孩子为什么时,孩子会认为那就是父母的强权威势,不顾自己的感受,所以,孩子的反应就常会是“不听话”。

④吼骂孩子,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大脑发育不健全。被吼骂的时候,大脑会超负荷,导致情绪支配理智。而父母的负面情绪,则会让孩子从原本可能的内疚,不安,变成烦躁,甚至逆反。从而失去教育的最佳时机。

03 面对孩子“哭闹”,可以怎么做

曾经在下班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想检一片都上的树叶,觉得好看,可是妈妈不让觉得太脏,尤其是新冠阶段,但孩子扭着一定要捡,结果妈妈就生气,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冷冷的说:“别闹了,再这样我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吧。”

于是孩子秒哭。而妈妈则站那,冷冷的看着孩子,任由孩子哭。意思就是,你这样对我没用。诚然,做家长这么做,并没有无大错。但对孩子来说,哪怕他的行为再需要规范,但他们的情绪释放,绝对是没错的。

只是,我们的回应方式,如果是拒绝去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就是有意无意就回避掉了孩子的痛苦。尤其当我们表现得过于冷漠,这样冷静的反应,会更让孩子愤怒和无助。孩子会觉得,那个冷漠的爸爸妈妈离自己好远好远。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共情”或许是最好的回应。

蔡少芬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有一段对孩子的心理处理方式场景,就做得非常好。

那是个母女三人一起吃饭的场景。

蔡少芬正忙着和大女儿说话,没注意到小女儿一直边上在喊“妈妈”。

被忽略的小女儿就火了,直接敞开嗓门,嚎啕大哭。

蔡少芬没有批评小女儿,更没有制止她哭,而是轻轻拍下小女儿的背,很温柔的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了,你哭吧。”

小儿哭了一会,情绪看起来缓和些了。蔡少芬就问小女儿:“你舒服了没有?”

小女儿回答:“我舒服了。”

这样的对话,就是暖暖共情的真实写照。多少孩子童年的误解与创伤,都会在和风细雨的话语中,被一一治愈。

这里就我们对待孩子话语方式,常见的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列举一二,一起给大家一些启示:

1,孩子提问时,请用低声和温和的态度和孩子对话,请避免如下类似言语和粗暴的对话方式

①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②这个你不要多问,小孩子不应该知道这些事情。

③别问东问西,去把作业做了!

④没看见我在忙吗?

2,孩子表现恐惧、做不好某事的时候,拒绝讽刺、鄙视、开玩笑和羞辱,这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的伤害,会摧毁孩子仅有的一点自信,可能会改变你孩子的一生的轨迹。让其成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人。

①你怎么这么胆小,你看你弟弟都不怕。

②你怎么这么笨?学了那么多天了还不会。

③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笨孩子。

④爸爸妈妈也是为你好,你勇敢点好吗?

3,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缺点,切忌在人前宣传或分享。

因为孩子再小也知道面子和尊严,希望被当做独立个体来尊重和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以下几点请注意:

切忌孩子当众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做出极端事情,尤其是大孩子)

一起吃饭时,切忌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乃至胃肠道问题)

不数落孩子,不把分享孩子糗事当做一种乐趣。因为大人间的笑话,孩子听不懂。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亲》中说过: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观念。

夸赞别人的孩子时,无需贬低自己的娃,因为在孩子看来,大人在否定自己,孩子由此会变的越来越自备。

教育无小事,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更是要从小小孩童抓起。越早越好。在抑郁症多发的德国,其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都较世界其他很多国家都较为成熟先进。而其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而我国民间也一直流传着的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而我们的古人也把人一生的心性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①0到3岁,幼儿养性;

②4到13岁,童蒙养正;

③13岁以后到成年,少年养志;

④成年以后,成人养德。

由此,足可见,幼儿早期心理教育,对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而为人父母,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呢?

抛开作为大人的理所当然,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对待孩子,用更加积极耐心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和孩子相处,为孩子的心智成熟发展,保驾护航。而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也会实现自我的成长,这些或许就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