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风险重头戏……债券违约那些事儿

债券的风险有很多,比如说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最致命的当属违约风险。
债券发行条件相对来说很苛刻,比如:发行前,有权机关查询发债人的以往三年的盈利状况;考察发债人所筹集资金用途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考察债券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的比重是否超过40%;如果发债用于投资项目的,考察发债总额不得超过投资总额的30%,;如果发债用于基建项目的,不能超过20%。
监管部门在审批企业是否可以发债之前,已经设置重重关卡,但为什么还有无法偿还债务情况呢?
首先,任何人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哪些环节没有把控好,就让发债人钻了空子;其次,即使今天表现再好,谁也说不准明天会怎么样。如果所有的债权人都能实现欠债就能还钱,那么一定是天下太平。
既然有欠债无法偿还的情况,债券就存在违约风险。什么情形算是违约了呢?是否是只有无法偿付本金和利息才算是违约呢?
其实不然,债券违约涉及长期违约和短期违约。首先来看长期违约。
长期违约是怎么回事呢?债券并未到期,债券发行方就破产或者被接管;到期债券在到期日90天以内不能全额偿付本金和利息,债券发行人发生债务充足,使得债权人的债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包括本金和利息的减免和延期支付。债券还未到期但是又充分的证据证明,即使到期,债权发行人不能按时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债券发行主体在债券到期日偿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资金是贷款所得。这样也是违反规定的。
既然有长期债券,就有短期债券,那么什么是短期债券违约呢?债券到期日30日内不能全额偿付本金和利息。债券发行人债务重组,使债权人的债务受到影响,包括本金和利息的不能按时支付或者延期支付。债券未到期,但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债券本金和利息无法按时偿还,债券发行使用贷款偿还债券本金或者利息。
债券宣告违约后,公司可能宣告破产。如果破产了,那么能回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比如这个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则不同,要全权承担风险。比如说,全权承担风险的股份有限公司,法人直接身无分文,惹上了牢狱之灾,公司实在没有钱了,你该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但是其实往往事情不像投资者想象的那么遭。
债去哪宣告违约后,公司可能被重组或者兼并。这个公司不能还债,申请破产。你觉得一个公司是想破产就能破产的吗?不是。有可能国家不让你破产,那么就是有国家的机关来接管你,比如说,政府来做这个接盘侠。那么他可以注资,注资52,%,,替企业还上这笔钱,然后慢慢还。这时,并非所有的钱都不能还了,甚至是比较多,甚至政府可以这样承诺你,延期支付利息,利率按照多少计算。
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说,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比较闹心,所以,在选择证券时,好好考察一下,最好不要选择没有信用的企业,不要选择大不了破产的企业,不要选小政府。一个企业破产,发债的企业破产,会涉及到很多事情,比如说公司债的投资者会闹事,引起社会动荡,比如说上级部门会问责监管部门甚至影响政府的业绩,这些都是问题。但是,自从打破债券不能违约的预言之后,大家也要小心,就是国家释放了一个信息和信号,许可债券违约,让投资者擦亮眼睛,不是所有投资者破产我都监管。
所以,当2014年出现存款保险法之后,很多投资者就不把所有的钱放在一个银行了。至少存款保险法规定,一个投资者赔付50万。就是即使银行倒闭,政府不是不管,而是管,但是不是全管,因此聪明的投资者开始分散资金,但是就银行存款保险法事件来说,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有没有,有,但是离我们不知道时远时近。只是国家释放了一个这样的信号,让投资者有这样的一个心理预期。
债券违约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以前,一旦公司发行债券还不上后,国家都会大包大揽,不让投资者吃亏,不会让社会动荡出现。但是现在在2014年,既然出现了债券违约事件,就是说明债券可能违约,尽管概率小,但是一旦违约,国家也不会管了。他会许可债券发行方破产。至于发行方宣告债券破产后,怎么瓜分发行方的资产,是公司法的事情了,我们可以关注公司法。
总之,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放款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