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曼
在经年累月的遗忘中,不知为何又想起小曼,那个行走在红尘中让人难以忘怀的女子。
小曼的名字似乎与长相还是有差别的,她并无曼妙的身姿。那年初见她时,正值十七八岁的年纪,壮硕的身材,小眼睛,朝天鼻,留着一头男孩似的短发,因为在学校练体育的缘故,浑身都是肌肉。离远了看,真的分辨不出她是女孩。但她的性格如男孩般爽朗,见了人总是一面笑,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就连我这个性格内向的人也不例外。
后来高中毕业后,她落榜了,便再也没有上学。偶尔听亲戚说起,她在市里打工,然后在她母亲的牵线下,认识了一个在工地打工的男孩子,两个人很前卫地同居了。偶有一次,因为家里有人要在市里读大学的我帮她捎东西,便约她见了面。见面后,看到她的变化,我还是很惊诧,眼前的这个小曼完全不是几年前的那个了,她明显社会化了,脸上擦了厚厚的脂粉,只是那粉有些劣质,并不能很好地贴在脸上,而是因为脸上毛孔粗大浮起一层,穿着一身红色的西服套裙,脚蹬高跟鞋,曾经五大三粗的女孩子一下子腰肢纤细摩登时尚起来,这让我有些不适应,很难将眼前的这个女子与几年前那个单纯的小曼联系起来。只是她的热情依旧,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拥抱。
我问她,现在过得还好吗?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幽幽地说,很羡慕我还能在大学里读书。后来通过聊天才知,高中毕业后,她也有机会读自费的大专,但嫂子却拦着不让读,说什么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人,花那么多钱读那么多书有啥用。她母亲没办法只好不再坚持让她读。后来她母亲在工地打工时认识一个男孩,看那孩子虽然初中毕业,但长得爽朗,人又本分勤快,于是介绍给了她,她接受了。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打工,一个月有五六百元的收入,那还是九九年,这个收入也正是那时的一个真实收入。只是两个人在一起,除了房租、水、电等开支,几乎也没有啥余下的钱,很明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她还是有些自我安慰说,至少可以自我养活自己了。
我有很多话想问小曼,但看她过得并不好,所以也不敢再问了。待谈话结束,她邀请我去家里看看,我委婉地谢绝了,只借口说学校还有事,得马上赶回去。既然人家生活过得一地黄叶,为什么还要再做那吹起黄叶的秋风?回去的路上,我在想,换作是我,我会接受那样一种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得感谢自己有一位好母亲,即使艰难度日,也要支撑我去读书。那时我就在想,必须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假期时,别人都在闲着时,我还在做家教或参与有偿问卷调查,因为我不想母亲太辛苦,多少挣些钱也可补贴家用。
虽然同在一个城市,我同小曼却并无太多交集。那时我就知道,我们已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无论结果好坏,都只能一直走下去,除非有一天在反省中清醒,脱离生活圆的束缚,自觉做起切线运动,摆脱日复一日的无趣。可是很多生活在惯性中的人却很难有做切线飞出的勇气,他们习惯了温水煮蛙般的生活;也许偶尔有过想法,但总在现实的艰难面前妥协;也许有人做过改变的尝试,却又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回到原来的轨道。
再后来听到关于小曼的消息,也是通过亲戚那里听到的。在小曼与男孩同居后,男孩因为太在乎她,并不想她出外做事了,所以一个人挣钱,不再让她外出。可是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现实的,一个人挣钱总是不够两个人花。后来小曼去了一个私立幼儿园教书。再后来,听说一位家世良好的学生家长在不停追求她,她抵不过物质的诱惑,跟学生家长走了,与男孩拜拜了。似乎小曼的命运改变了。但后来她才得知,学生家长虽与妻子闹离婚,但事实上并没离,所以这段情缘就不了了之,她虽然向往美好的物质生活,但做第三者还是她不愿的。
人生的一切东西都是暗中标好了筹码的,我们不能把它想得太过简单。再后来,又有很长时间没有小曼的消息,只听说她回老家了。
一个乡下姑娘一旦见识了城市的繁华,定不会接受乡村的贫穷。小曼回去了一段时间,本想在母亲那里寻求安慰。但骨子里传统的母亲去接受不了她的这些分分合合,并没有给她好脸色,嫂子们也一样,处处使脸色。小曼觉得自己在那个家里已是个外人,再加上心里已对农村生活有所排斥,所以又回到了市里,继续过浮萍一样的生活。有一次,我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去买东西,却不期在那遇到 了她。谈起那个男孩,她说,一个连怀孕了都还在说养不起孩子的人,跟着他有什么未来。说起那个学生家长,她幽幽地说,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讲完这些,她跟我说,你不用担心我,有朋友跟我介绍了一个男人,他家是市里的,有房,离了婚带着个小姑娘。
后来,听说小曼真的结婚了。那个男的因为是二婚,所以对她尤其珍惜,小曼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姻缘。我在内心也祝福她,虽然经历来来往往的人,但总算找到了一个踏实可靠的人。一个没有通过学历改变命运的人,终于在分分合合起起落落中通过婚姻改变了生活的走向,虽然这里面有太多偶然的因素,但如果走过艰难最终奔向安定,这也是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种庆幸并非我所推崇的,作为女人,总有追寻幸福的权利,只是如果能建立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这种幸福或许会更加让人心安与持久。但一个没有文凭如小曼一样的女子,她其实也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后做了抗争的,但奈何平凡加持,只能在平凡中寻求渺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