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的根,3
妈祖的根,3
妈祖的根,在福建省莆田市的西天尾镇北侧、紫霄山南麓的凤林自然村。莆田《游氏宗谱》对我的帮助大。
“圭浦游”四世游彖,官居唐太常卿,正三品,为九卿之一,主持皇帝祭天,主管礼部等。 彖公与妈祖林氏比邻而居,传美食“红团”。妈祖的根,从莆田游氏的《宗谱》中得到有价值的、有信服力的启发。
古枫林街,驿道经过,过官塘桥,后卓溪的游公桥、延寿桥连通城厢。枫林是一处风水宝地,可称为凤穴。凤凰的头在渭阳石船尾,身在福平山,两翼分别在堰房里和枫林宫后石头山,飞向紫霄。
枫林是凤穴,唐朝林姓林披,接着游姓及再后的俞姓俞布政择居该地。读“圭浦游”的《莆田游氏族谱》、《游氏荔枝林记》,可知,游氏从唐太常卿公的乾宁二年至宋刺史辅公时的隆兴元年的269年,在枫林度过。
唐朝林姓林披,为九牧林之祖,后世出了神,天后妈祖。枫林是凤穴,“凤”应该就是妈祖。
枫林,凤林,古称北螺村,就是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市的西天尾镇北侧、紫霄山南麓的凤林自然村。北螺村,有个大池塘,雅称“螺塘”。因北螺村在螺塘之北,故名。螺塘是一个浅水草滩,后被垦荒种植。
北螺村,枫林,有一个“红团”的故事,非常著名,即“红团施善”。“红团施善”,也作粉团施人。
唐朝,北螺村林氏祖先有一老母,平生好善,常作粉团施人。前来索取粉团为食的穷苦人很多,林氏老母孜孜不倦,略无怠意。这个事迹,感动了上天。
有一得道高人,每日化作乞儿前来,每次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这个高人知道,其心诚也。粉团之善当然有限,但林氏老母一片诚心不倦,乃是无量福田。因此,高人说,“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至一升麻子之多。”其子孙依指点,葬之。
“九牧林氏”奇迹由此开始,并渐渐地有了一个莆田“无林不开榜”之谣。后,九牧林氏的一部分,入“忠门”,妈祖与此有关。
林氏之宗为唐代林披。林披生了九个儿子,贤良仁达。在唐朝宪宗这一时期,九个儿子各被授任“州刺史”,称为“九牧林氏”,传为佳话。
妈祖家世渊源,从唐朝开始。林披,生了九个儿子。其中之一是担任唐代邵州刺史的林蕴。林蕴生了一个儿子,林圉,曾任“州牧”。林圉生了一个儿子,林保吉,是妈祖的曾祖父。
在五代后周王朝年间,林保吉担任“统军兵马使”。当时刘崇自己即位皇帝,建立北汉王朝。后周世宗皇帝命令都检点赵匡胤统军到高平山与刘崇军队作战,林保吉立下战功。后来,林保吉放弃官职,回到莆田,隐居在忠门一带。
林保吉生儿子,林孚,也就是妈祖的祖父。林孚担任福建总管一职。林孚生了一个儿子,林惟悫,又讳名林愿,担任后周王朝的“都巡检”。林惟悫,又名林愿,就是妈祖的父亲,后来,也辞官回乡,定居在湄洲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