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让”中成长着
日更第267天。婚姻是一个人新的起点,是人生的开始;有人认为婚礼是个终点,两个人自此就一辈子生活在一起了,不再有浪漫。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夫妻关系的发展,夫妻双方都在变化着,只是浪漫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浪漫我和爱人结婚已32年有余,在婚姻中有很多感悟和思考。
今天从我俩关系突出的一个“让”字说起,谈谈爱人对我的“宠”和“让”,如何使我心生感恩和慈悲,温暖幸福,逐渐成长自己,和谐家庭。
我和爱人是典型的互补型性格,我的性子很急,有强势的一面,做事要好,对环境的不适感很强。爱人温厚、宽容、简单,随性,对环境适应性很强,基本没有什么不适感。
谈对象时,我比较有主意,认为自己结婚对象应该是一位“爱学习,有才华”,并且能够“包容我这个急脾气,能够让着我”的人,认准这个理念,就朝着这个目标去谈对象。
天赐良缘,经过一年的恋爱和“考验”,觉得相貌平平的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我在“让”和“宠”中幸福着,成长着。
刚结婚时,婆婆不喜欢做菜,喜欢做主食,我喜欢吃菜,吃饭以吃菜为主。每次吃饭前,爱人都会到厨房炒出两个菜后,再叫我过去吃饭。我常想,这个男人对我太好了,我也要一辈子对他好,那种温暖记在心里,留有烙印。
夫妻肯定有拌嘴的时候,我们两个拌嘴后,他会主动和解,再把因为拌嘴的事情说清楚,从不让别扭过夜。我属于“急”来的快,“和好”也快的人,曾经开玩笑地说:给个坡就下去了。我不犟,心地非常善良,只要想和解,我就会敞开心扉地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从来不让他去猜,所以多年来,我们俩的沟通非常顺畅。
结婚至今,闹别扭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一直在想,我何德何能一直让他“让”着我,有别扭都由他先和解,我在反思和悔悟自己的强势性格带给周围人的“伤害”或“难过“,这些反思离不开他对我的“宠”和“让”,让我思考,并在思考中变得越来越柔软和通情达理。
对夫妻之间闹别扭已形成共识,别扭其实就是一种内耗,对谁都不利。
共识我喜欢早晨跳舞锻炼,他喜欢早晨散步,每天早晨他散步前把粥熬上,散步比我早回家,准备早餐,煮鸡蛋、凉拌菜、做主食。等我回到家,饭已盛到桌上,我只负责换上衣服就吃饭,饭后他收拾碗筷,我开始洗漱,上班。
十六年多时间,能够在早晨放松畅快地跳舞一个多小时,回家就能吃上饭,这小小的实实在在的幸福,使我充满了感恩。
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每天我即将吹完头发时,是他洗完澡的时间,我会替他吹干头发,避免着凉感冒。为自己擦好皮鞋上班,也把他的皮鞋擦干净。
不管买菜还是去超市购买其他,只要他看见你手提着东西,他会马上接过去,让你轻轻松松,自己多拿多提。
我内心情感非常丰富,每当此时,我虽不会表达出我的感谢之情,但是他的行为会在我心里留下温暖的冲击和印记,这些印记,会让我变得越来越感恩,越来越慈悲。
三十二年多的婚姻,我们已然成为亲人,不再有那么多“你追我跑”“花和礼物”的浪漫,但这种“温情”的浪漫,更是耐人寻味。他知道我不喜欢什么,我也清楚他不喜欢什么,所以我们都会注意避开让对方不喜欢的话语或口气。我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和爱意。
相互凝望不能长久,两个人朝向一个方向眺望,去追求,为了家庭和睦和谐,为了两个人的共同成长,使对方成为越来越好的那个人,这才是目标。
成长现在我们共同参加着“樊登读书会”,每周共听一本书,一起讨论交流;偶尔参加周末学习班,一起学习《道德经》,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相信我们不为“搭伙”而为“共度余生”的婚姻,会非常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