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命运的人生

2018-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量子孤岛

无命运的人生

匈牙利作者:凯尔泰斯·伊姆雷

他的作品深入刻画了个人对抗历史的野蛮暴政的脆弱历史。 ——瑞典学院


  《无命运的人生》是凯尔泰斯·伊姆雷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该小说以二战为背景, 故事以主人公柯韦什·久尔吉和家人一同送走父亲去集中营为开始。两个月后,久尔吉自己也被偶然地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接着又被送往布亨瓦尔德、蔡茨集中营,并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成长,在被剥夺生存权的命运之下慢慢适应并生存下来,最后被解救回国的这样一段人生体验。小说特别之处在于,在主人公回国之后,在与集中营外的世界对比之后,当回想起集中营里的时光和那里的朋友时,主人公竟然产生了一种类似“思乡”的情感。在小说中渗透进的一种“无命运”的反抗哲思背后,读者会感慨于在集中营的岁月中,作者用柔和的笔调,缓慢又总是略带阳光的书写,浸润着一种主人公在集中营里体会到的幸福和对这段岁月刻骨的记忆。
  这本书我借阅很久了,一直没有读。我惊讶于坚持很久的一件事突然中断,再去开始却无比艰难的窘境。不断切换场景和相同的片段,虽说精彩却又少了很多深入的思考。昨天英语课为了打发时间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作者以一个少年的口吻去触碰大屠杀,残忍却又给人温暖。场景的切换,人物的切换都十分自然,就像小男孩在公交车上回答记者的问题时那样,自然。
  主人公的在集中营的遭遇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另外一本书——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我”对这突然起来的命运不知所措,还以为生命本身就是这样,没有成年的阅历,但是人都有对生命的憧憬,活下去就是唯一的渴望,尽管伤病缠身,尽管饥肠辘辘,活下去是每个集中营的人们唯一起床的理由。而文章的结尾部分是我印象最深的片段。主人公脱离了集中营噩梦般的日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得知父亲早已被害,后妈再一次改嫁,生活貌似索然无味了。然是这时,对集中营的回忆竟让我产生了类似思乡的情怀,而这似乎又是让我感觉生命在此鲜活的动力。我的命运似乎死在了集中营里,而我还活着。若有自由,则无命运,我们自己即命运。
  从心理学来考量,也许这是作者在突然解脱释放后一种茫然无措的感慨。现实与噩梦,那个才是真的,不管怎样,作者在文末还是给出了答案。

当我环顾黄昏中这个温良的广场、这条暴风雨席卷过却仍充满万千承诺的街道时,我已感觉到,我的内心有个意愿正在积聚,在增强:我将继续过我那无法继续下去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