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屏幕里的我们
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世界像什么?
我会回答:像一间被大大小小的屏幕所充满的房间!
前两天,看了一个TED演讲视频,在里面作者提到:当我们人类闭目想象自己最向往的场景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诸如海滩、草原、火堆旁、阳光下等场景。这些场景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便是它们都来源于自然,更加贴近自然!随后,作者用屏幕的堆砌来形容这个世界。说实话,我被震惊到了!
按理说,这是全世界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地几年,世界也被互联网所连接着。我们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很多创造性的产品:电子商务、智能手机等等,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时代的发展。不过与此同时,我们慢慢依赖、慢慢被信息流所淹没。屏幕化时代有以下几个特点:
屏幕是介质
屏幕的互联网表达和再现的最终介质,就像我们手里的手机、电脑等设备。我们需要通过屏幕去获取信息;需要通过屏幕来分享信息。当然,屏幕的本质依旧是互联网,屏幕化的时代本身就是互联网的时代。
正因为屏幕的大量出现,我们慢慢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变成在互联网在屏幕完成的生活方式。很多年前,我们还翻阅着纸质的书籍、报纸,会经常出门散步,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焦虑,诚恳的面对每天的烦恼,诚恳的去面对自己。屏幕化时代让人们得到更多信息流,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
今天的大多数我们,在屏幕中慢慢模糊自己。很多人慢慢不会去思考,因为互联网早已经帮你预设好人设,我们依然认为我们并没有成为电子的奴役,我们依然对电子商品有绝对的控制。但似乎现实没有那么理想,简单举个例子,现在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最高的并不是生活和工作,更多的是娱乐。这并不是说生活工作时间减少了,而是指娱乐项目和娱乐时间比以前更久。
屏幕引发碎片化
屏幕下是海量的信息,纵然科学研究表示人类大脑有无限潜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法一次性接受和消化过多信息量。正因为海量信息其中大部分还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我们意识到自己获取信息、消化信息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电子信息的更新,这引发了我们的恐惧,我称之为损失恐惧。我们会认为大多数信息被我们错过,而自己能得到的信息只有极少一部分,正是这种恐惧引发我们的碎片化。
我们在恐惧的驱使下,会更加在乎自己的得到多少,很多人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变成碎片化阅读,他们用自以为合适以及一种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阅览信息的方法来让自己觉得自己再慢慢克服自己的恐惧。但事实并非如此,恐惧把我们带向极端的一面,我们只专注信息的数量,而不去在意自己是否需要的时候,这个信息本身已经不具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事,在很多学习和认知的理论中提到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多次反复才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对我们,目前的屏幕化时代下的信息碎片化是相对立的。很有趣的是:我们越恐惧,我们越使得自己的学习和信息获取碎片化。
毫无疑问,我们无法否认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善,小编也并非鼓吹什么危机论。只是我们需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才会去寻找解决办法。我在解决途径上抱有乐观态度,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从业者开始以人为本、开始尽可能的保留对于天性的习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代名词:这个时代会成为奇妙的互联网时代,也可能会成为冷冰冰的屏幕时代。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时代的主体都是我们人类自身。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