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散文每天写1000字

儿时的年味|鞭炮响起的时候令我惨不忍睹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8人  阊江水
图片来自网络

“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

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是被吓的。邻家的小女孩木讷地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未燃完的香火,大概也是被吓的。

哭声很快惊动了大人,父亲跑来:“怎么了,怎么了?大过年的怎么还哭了!”

邻家婶婶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先观察了一下,接着说:“过年不能哭耶,怎么回事?刚才还玩的好好的呢?”

母亲随后也赶了过来,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阿耶,死小鬼,新衣服就被你烧个洞。”

母亲生气地把我一拽,把我手里攥着的香火扔了老远,一边解开咔叽中山装的扣子,一边唠叨着:“刚穿上的衣服,就被你搞成这样,你就该穿旧的。”

我呆站在一旁,还在哽咽着,一脸的泪水和鼻涕也顾不得擦。

新衣服很快被母亲扒了下来,“冻死算了,这么大一个洞,你就不值得穿新的。”说完拿着衣服就走了。

父亲似乎也知道怎么回事了,没在多问,怕再吓着孩子,笑着说:“放鞭炮要小心啊,回去换衣服去。”

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回了家,看到母亲还在在房间里唠叨着:“回来干嘛,没衣服穿了。”

“好了,大过年的少说两句,别再吓着孩子。”父亲看到床上有件衣服,知道这是母亲刚刚拿出来的,笑着说。

这件衣服是去年过年的衣服,平常在家都是穿补丁衣服,只有做客才穿。

“别再把鞭炮放在口袋里了,如果再烧个洞,那就只有穿补丁衣服了。”父亲一边给我穿上衣服,一边嘱咐着。

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有点紧,袖子也短了一大截,那也没办法了,谁叫自己把新衣服烧了个洞呢!

其实这也不是自己烧的,是邻家女孩点着了我口袋里的鞭炮,她也不是故意的,就不和大人说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各自成了家,她还每每提起这件事,说很感谢我当时没有把她说出来,不然可能会被她妈妈,也就是邻家婶婶打。

是啊!如果当时说出来,可能就不是孩子被打那么简单了,说不定就是双方的父母会因此闹起来都不一定。在农村这种事是很常见的。

小时候,我们盼望的就是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最难以忘怀的就是过年放鞭炮。

那时的鞭炮没有现在的响,也不像现在的鞭炮会炸伤人。就是这样的鞭炮,8岁的我也不敢整挂的放,而是拆开了,用香火一个个的点着了放。

之所以衣服被烧了个洞,是因为刚抓了一把拆完的鞭炮放在口袋里。

和邻家女孩在她家门口比赛看谁的响,然后讨论着,谁家给了,谁家没给,谁家给了多少响的?

我们村子不大,十几户人家,自古就有这么一个风俗。

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孩子就催着大人给自己洗澡,换新衣服。然后就约着一起去串门,每家都去,不为别的,就为了一挂鞭炮。

只要是适龄孩子,什么是适龄孩子?就是孩子小了不敢要,孩子大了又不好意思要,就是不大不小的孩子,一般6岁到12岁之间。

孩子来串门,家长就会主动的拿出50响的或者100响的鞭炮来分发,有的会让你喊他一句,“叔叔”、“伯伯”、“爷爷”的喊一句,大人也乐得开心。

现在人都说过年不好玩了,就是孩子也觉得没意思。那是因为现在吃的好了,穿新衣服也不一定要过年才有。鞭炮的威力也大了,大人不让玩,孩子也不敢玩。

儿时的年味一去不复返,永恒的保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种乐趣是永远不再有了,有的只是那一份情!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羽西X简书|儿时的年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