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十五:“因”

2023-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认真说话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1.依照,根据。

(1)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洢《核舟记》)(2)变法者因时而化。(3)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司马迁《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1)不如因而厚遇之。(司马迁《鸿门宴》)(2)因击沛公于坐。(司马迁《鸿门宴》)

4.通过,经由。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1)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徵《谏太宗十思书》)

(二)用作副词,译为“于是”“就”“因此”“因而”等。

1.于是、就、因此。

(1)因拔刀斫前奏案。(司马光《赤壁之战》)(2)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2.原因,缘由,机缘。

(1)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1)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鸿门宴》)(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三)用作动词

1.根据。

(1)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1)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